一味化痰止咳平喘药海藻
海藻 消瘿散疬 除胀破癥 利水通闭 海藻,中药名。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 名称:海藻 拼音:HAIZAO 别名:落首、海萝、藫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肝、胃、肾经。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加水浸泡,除去杂质,抖净盐沙,洗净,晾至半干,切段,干燥过筛。 用法用量: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捣敷。 功能主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忌服。不宜与甘草同用。 相关配伍: 1、海藻配猪苓:海藻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猪苓甘淡平,利水渗湿。两药相伍,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痰饮水肿之证。 2、海藻配橘核:海藻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橘核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二药伍用,可增强消痰软坚,散结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痰凝之睾丸肿痛。 3、海藻配夏枯草:海藻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夏枯草辛苦寒,长于清肝火,散郁结。两药伍用,共奏软坚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肝郁化火之瘰疬痰核。 药材性状1、大叶海藻:皱缩卷曲,黑褐色,有的被白霜,长30~60cm。主干呈圆柱状,具圆锥形突起,主枝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自主枝叶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初生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7cm,宽约1cm,全缘或具粗锯齿;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圆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质脆,潮润时柔软;水浸后膨胀,肉质,黏滑。气腥,味微咸。 2、小叶海藻:较小,长15~40cm。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叶条形或细匙形,先端稍膨大,中空。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质较硬。 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此物有马尾者,大而有叶者,《本经》及注海藻功状不分。马尾藻生浅水中,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本经》云,主结气瘿瘤是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正为二藻也。海人取大叶藻正在深海底,以绳系腰没水下,刈得,旋系绳上,五月以后当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 END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关于往期的知识!一味清热中药--夏枯草一味利水消肿药--猪苓一味化痰止咳平喘药--胖大海版权说明: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10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痛风那些事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