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我院持续选派青年医生参加省基
北京痤疮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根据《年河北省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我院选派骆玉梅、宋博两名医生分别到天津中医院医院进行学习。 学习总结 骆玉梅特别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两个月的培训虽短,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医的精辟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自我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对中医的认识,医院医生的差距,明确了以后的学习方向,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现将培训所学总结如下:一、重温四大经典。 上学期间虽然学习过四大经典一部分内容,但由于当时的认识不足,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然而这次却是有基础、有目的的学习。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又学习了一遍,《温病》、《内经》选择性章节学习。现阶段正在背诵《伤寒论》条文,通过这次学习对四大经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伤寒论》;老师教导我们,学习《伤寒论》,不仅要学习其基本内容,也要从字里行间学习其辩证的思路和用方的方法,于临证之时方可将仲景之旨发挥到极致而收良效。 二、懂得了看病最基本最简单的框架:即定位、定性。 比如麻杏石甘汤,肺热喘咳证,肺是脏腑辨证,有热了,这是八纲辨证,定其位、定其性,这样才能完成辨证论治;桂枝甘草汤,心阳虚证,心是脏腑辨证,心阳虚了,这是八纲辨证;理中丸证,脾是脏腑辨证,脾虚寒了,这是八纲辨证,位置是脾,性质是虚寒。由此可见,我们《伤寒论》所有方证,统统要定位定性,以脏腑定其位,以八纲定其性,必须两个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辨证论治过程。通过定位、定性把疾病范围逐渐缩小,这样就能更清楚、更准确、更迅速的找到对应的方证,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三、学习老师的学术经验。 跟老师学习是提高临床辩治水平最快最有效的捷径,注重学习老师的临床思维技巧和经验方的使用要点。列举经验方:连苏饮(黄连、苏叶)代茶饮治疗妊娠呕吐;四藤一仙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自拟蒲丹饮(荆芥、防风、蒲公英、丹皮、赤芍、苦参、土茯苓、白鲜皮)治疗难治性痤疮;治疗心脏病多合用生脉饮并且加一些安神药(心主神志);逍遥散中加枳实或枳壳,这样逍遥散中就含有四逆散了,增强了理气的作用;失眠患者尤其是后半夜易醒的患者可适当加一些疏肝药物(柴胡疏肝散+温胆汤);狗脊逍遥散(川断、狗脊、桑寄生+逍遥散)治疗急性腰疼;升降散合菖蒲郁金汤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蠲痹汤合疼痛三两三类方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颞颌关节炎;补中益气汤合黄芪赤风汤治疗脱肛;经验方和经验用药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多读书、读原著、多背书、多总结。老师在讲课中时不时会告诉我们某某书特别好,需要看一看。比如《伤寒论》、《金匮要略》是背诵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宗金鉴》需要细读,《景岳全书》在遇到不懂的病症的时候或写论文查找时泛读;还有一些关于医案的书作为案头书读,学习其中的临床思维和用药;特别强调读原著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的思路以及理论水平不等,注解的书会出现多处争议。平时看书时注意多整理总结,比如经典中小便不利的症状就有多处出现,偏热的,八正散;兼热又兼有阴伤的,猪苓汤;如果是偏寒的,就真武汤;没有明显寒热、虚实现象的就用五苓散。临床实用技术。1.小儿推拿。2.针灸。针灸与呼吸配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3.推拿技术。4.急救。临床注意事项。1.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勤临床;2.对症的方子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但服药的注意事项也很重要。向患者交待服药注意事项是医生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体现临床疗效;3.爱患者,为患者着想,时刻想着角色互换;4.同时也好和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写好病例本。 四、相关知识拓展。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各家学说,重点介绍了金元四大家和刘完素的玄府学说,开拓了临床思维;职称的晋升以及所需要的科研立项和论文的撰写;还有最近很流行的健康管理,包括体重管理、情绪管理、饮食管理以及一些慢性病的管理。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确实收获很多。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博导、硕导以及国医大师的弟子,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述大师们的学术经验以及中医的博大精深。学到的临床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临床思维,拓宽了学习的思路;再多的理论只有付诸于实践才会有意义,接下来我会继续学习经典理论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真正的做到读经典、做临床。也许近期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但我觉得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不负众望。年12月 学习心得宋博带着些许期待,带着些许激动,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我来到了中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学习。医院,看着那高耸入云的住院大楼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如何才能在短期内囊括所有知识归我所用呢?报到第二天,我们聆听了望京发展史的讲解,每一位老师都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才铸造了望京今天的辉煌,赢得了所有病人的好评。经过了解各科室的介绍我选择了骨伤综合科学习,入科第一天王尚全主任说到:我们要让每一位进修医师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听闻这一句话,让我倍感温暖。根据我以针刀为主,其他保守治疗为辅的学习目的,我有幸跟随闫立闫老师学习。 在近2个月的跟师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为了做到上述“两要”,在日常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七多”:1)多发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多向老师请教,深入提出问题,把问题尽量搞清楚。例如一个经验方,都有哪几位药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化裁?对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有何禁忌?根据什么制定的处方等。切忌想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是使问题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师虽有多年经验,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将问题讲透。有些问题,老师自己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们要追根问底,深究其妙。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上是否会用?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变化、有无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之处。 2)多聆听:在跟随老师临证或听其讲述时,要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中掌握其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辨证、用药规律,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多阅读:对老师临证诊病,处方以及其论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其学术渊源,翻阅对其影响较大的前贤的医论、医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论依据;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的现代医学书籍,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了解医学源流。 4)多记录:要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记录,即随听、随看、随记录;另一种是追记,即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通过回忆记录下来。在此基础可分门别类,加工整理。 5)多使用:跟师过程中要勤于临证,每次遇到相似病历,敢于处方用药,甚至可以照搬老师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这医技会迅速提高。 6)多思考:将上述问、听、看、记、用的内容分门别类,有条理、有系统地在脑子里反复分析、归纳,以找出其规律性东西,这就是老师经验中的精华部分,要花费一定时间,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予以升华和提高。《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想将老师经验承袭下来,必须在“学”和“思”上下工夫。 7)多交流:沟通、交流是多问的延伸,跟师过程中多与老师沟通,将一些临床问题请教老师,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亦与身边医师进行学业交流,成功例子一起分享。最后作为现代中医,应利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邮件等,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老师经验总结及不解之惑与医学同道进行交流、分享。在接下来几个月的学习中,我会尽我所能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不辜负院领导对我的信任、栽培。 年11月 近年来,我院全科室、多批次安排医护医院学习,其目的在于拓宽我院医护人员的医疗视野,增长业务本领,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朋友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编辑 贾京泽 审核 张克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9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芯片探究痹祺胶囊治
- 下一篇文章: 就是这款,是我一直在寻觅的无患子纯天然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