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渗湿选猪苓
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猪苓 猪苓作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庄子》一书中将其名为“豕零”,《神农本草经》将猪苓列为中品,又名地乌桃、猪茯苓、猪灵芝、豕苓、粉猪苓等。 猪苓,味甘、淡,性平,无毒性。主要入心、脾、肺、胃、肾等经。本品始录于《神农本草经》,列猪苓为中等之品。关于猪苓其名的由来,《经集注》记载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 1 《本草衍义》载:“猪苓,行水之功灵,久服必损肾气,昏入目”。《本草求真》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本经》中有:“沙参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猪苓有利水渗湿之功,《伤寒论》有:“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但临床使用猪苓时应注意,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即无水湿者忌用。 2 猪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甾体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及微量无机元素类等,其药理作用包括利尿、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肝、抑菌、促进毛发生长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猪苓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利水渗湿作用,从而能够对肾功能衰退等疾病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并且具有很好的药用指导价值。以猪苓为药引,临床可以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剂,提高肾病和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谢晶日教授特别注重对猪苓“利水渗湿”功效的运用。平素患者若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运化失调的情况,迁延日久,水谷不化,虚而气滞,气机失调。脾不升清,浊气失降,气机阻滞,代谢不利。水反成湿,湿聚成痰,阻于经隧。故临床可见形体肥胖、咽部多有异物感、腹泻、便溏等症。此时,应用猪苓可以祛除体内水湿,护助脾胃健运,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声 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9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名称里的文化意蕴与智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