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不足天又热,这种情况该如何朱丹溪语
本节语音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可以点击页面最下方“阅读原文”到喜马拉雅收听更多本系列音频~ 医案原文链接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点这里查看→正气不足天又热,这种情况该如何? 一代医宗朱丹溪 文字版本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朱丹溪看病的故事。 那么今天讲什么呢?今天讲暑湿为患。这个暑,我们说外界天气的变化,有六淫,这个淫是什么呢?淫是过分的意思。你正常的气候变化是正常的,夏天热,冬天冷。但是如果过分了,就会形成邪气,我们叫六种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大家看这里面就有暑。 这个暑实际上过去大家学中医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模糊,既然有热了,风寒暑湿燥火,这个火也是热,有火有热了,为什么还要加个暑呢?这个暑是热之极,你想酷暑的时候,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叫暑,特别热。我们说中暑了,非常非常热的天,受特别热天气的影响,所以叫中暑,酷暑的暑。这个暑邪它有什么特点呢?这个介绍一下。 暑为阳邪,它是热,它属阳的,这个热性会让人身体向热的方向发展,所以被暑邪伤到的人,容易出现高热,特别渴,想喝水,想喝凉点的水,脉洪等等一系列特别热的征兆,这是第一,暑是阳邪,其性为热。 那么暑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暑性是升散的,耗气伤津的。什么意思呢?特别热的时候,我们会出很多汗,哗哗出汗。出汗的时候,首先津液,我们体液会随汗流失。所以当暑邪为患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津液不足。这个津液不足,这个气也随着汗脱,当你出的汗特别多的时候,津液伤的特别厉害的时候,这个气也会变得虚弱,因为气随汗脱,散失了。所以这个时候人们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虚脱、无力、困倦,心烦心跳的特别快,甚至心脏出问题,这种口特别渴,出现这种耗气伤津的表现。那么有时候中暑严重了还会昏倒,甚至出现生命的危象。这是暑的特点。 第三个什么特点呢?暑多夹湿,就是这个酷暑的时候,暴晒跟燥是不一样的,往往是闷闷的,我们说桑拿天,桑拿天的时候,应该说属于比较典型的暑邪为患的时候,特别热,但是它还有湿气。这个时候会很潮湿,人们就容易被湿邪伤到。另外,特别热的时候,人们容易喝水喝的很多,咕咚咕咚喝凉的东西,太热了,喝凉的东西,喝凉水,结果反而导致体内水湿过重。所以无论从外边的湿气和身体内的湿气,暑天的时候,往往身体出问题,往往跟湿也联系在一起,所以暑邪为患是经常出现的。 这个时候出现症状是什么呢?湿气困脾,加上暑,暑热耗气把津液给搞伤了,结果这个时候湿气又困脾,会导致脾胃出问题,比如说上吐下泻,下泻有时候水泻很厉害。一般轻的,就是没有胃口,夏天特别热的时候,真的没什么胃口,想吃什么都没胃口。肚子胀满,四肢无力等等,会出现这些问题。所以暑邪确实是要防范的。 那么古人治暑往往根据情况,比如说李东垣创过清暑益气汤,后来王孟英也创过同样的方子。王孟英那个方子是滋阴的,基本上都是石斛、西洋参等等滋阴的东西,干吗呢?当你津液大伤的时候,阴虚,导致体内阴不足的时候,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是干吗的?补气的,把气往上提升的,因为你这个时候气会虚。那么有的时候,身体特别热的时候,古代治暑,竹叶石膏汤等等,把热赶快清掉。因为这个时候有些人外邪入侵,很快会进入高热的状态,所以像竹叶石膏汤都用上了。 今天讲的医案是什么呢?“一人年五十余”,大家看见没有,年五十余,应该是年龄比较大了,人过中年了。“六月间发热大汗”,大家知道六月份的时候,是江南天气开始特别热的时候,非常热,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七月份,非常热。他发烧了,身体发热,大汗,哗哗的出汗,说明津液开始损伤了。“恶寒颤栗”,就是怕冷,浑身发抖,抖到什么程度呢?“不自禁持”,抖到没法控制的状态,而且“烦渴”,就是烦燥口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体内正常的津液流失,因为天特别热,正常津液流失,所以导致了口渴,也就是阴虚体液不足,阴津大亏的表现。 朱丹溪说,这“此暑病也。”那么“脉皆虚微”,一摸脉,脉特别弱,没劲了,这说明这个人正气不足了,“细弱而数”,这个跳的数什么意思呢?细微当然是脉非常弱了,跳的数是什么意思呢?跳的数是津液不足的表现。像这个病例,朱丹溪这个病例记载的很详细,他写的是“其人好赌,至劳而虚”,什么意思呢?朱丹溪把这个人得这个病的原因给写出来了,这位50多岁了,大热天,六月份得的病,为什么这样呢?其人好赌,特别好赌,好赌的人有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就是赌红了眼以后是不休息的,连着干的,在小屋里面特别闷,汗如雨下,接着赌,所以至劳而虚,消耗特别厉害,消耗正气,我们说叫虚损。消耗正气,最后身体虚弱不堪了,然后才得的这个病。 那么这个病,我们就可以分析了,他首先这个人年龄大;第二,这个人特别好赌、消耗,连夜那么赌,最后非常疲劳,然后得的这个病。这种情况下,发大汗,汗又多,气随汗脱。现在因为气虚,所以导致他怕冷颤栗,有外邪来了以后,他首先表现在体表营卫之气不足了,所以不能禁持,浑身发抖,不能禁持,这个外邪是肯定有的。 那么这个时候什么是主要矛盾的?刚才朱丹溪判断,主要矛盾是这个人正气太不足了。所以朱丹溪这个时候用人参做汤,那么人参汤调什么呢?“调人参四苓散,八帖而安”,就是吃了八副以后,这个病就好了。这个里面我们跟大家讲讲,人参四苓散,这个四苓散是什么方子呢?是这样的,中医有一个方子是五苓散,这是张仲景的方子,五苓散这是非常著名的。那么五苓散干吗的呢?五苓散主要是祛湿的,化水湿的。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时候,水蓄膀胱,导致小便不利,周身气血,尤其水液疏布出问题的时候,用五苓散,可以把膀胱蓄水的情况给解掉,让水液代谢正常,所以这是五苓散。那么五苓散里面主要药物是什么呢?五苓散首先是白术,然后是猪苓、茯苓、泽泻,这都是泄水湿的,加上桂枝,桂枝是温阳化气的。所以这是五苓散。 那么四苓散是什么呢?四苓散就是把温阳的桂枝去掉了,因为这个桂枝太热了,有的时候,特别热的时候不适合,所以用白术来补脾,配合猪苓、茯苓、泽泻泄水湿,这是四苓散。那么四苓散配人参,人参是扶正气的。然后白术健脾,剩下几味泄水湿的。这里面就有意思了,为什么朱丹溪治暑热特别厉害的一个人,要用祛湿的药呢?这个人不是津液烦渴吗?怎么用人参熬这个汤,人参熬汤以后,还要冲服人参四苓散粉末,来冲服这个药的粉末,这是为什么呢? 各位是这样的,治暑的时候你一定要清楚,这个暑一定跟湿邪在一起,为什么呢?暑天很湿热。还有一个问题,真的患了暑病的时候,天气特别热,人又特别热的时候,人们特别想喝水,会喝很多很多水液,这个水液在体内,能被运化掉不?能被身体利用不?利用不了,因为他喝的水,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功能低下了,水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了。那么你喝了太多的水,留在体内反而成邪气了,就是它堵在那了,它没法转化为身体用的津液,所以他转化不了。 结果这个时候矛盾是什么?是你一方面津液不足,体内的津液,可以用的体液不足,另一方面,水湿特别多。正气又不足,无力把他们转化,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湿气特别重。应该说,在受暑热初期的时候,你津液不足的时候,你可以用三豆乌梅白糖汤,乌梅白糖酸甘化阴,赶快转化,让津液足一些。但是这个时候用它有点不好使了,为什么呢?你体内水液已经很多了,主要矛盾是正气不足,加上水湿为患了,这个时候扶正气去水湿,让身体再慢慢恢复,这是重要的。所以往往要用上补正气的和祛水湿的。 所以后世有人把中暑,给分成阴暑阳暑,这暑本来就是热的,按理说不分阴暑阳暑,但是大家根据暑带来的后期辨证,大家错误处理后的辨证,分成阴暑阳暑。阳暑就是特别热,身体燥热,阳气很热的时候,津液损失的时候,你应该补气滋阴等等,这是治疗阳暑的方法。那么阴暑是什么呢?过去李东垣就说阴暑,阴暑是夏天酷暑特别热的时候,你跑地洞里面乘凉去了,有的去地下室乘凉,阴风阵阵,导致上吐下泻,或者是无力,风湿犯了等等。有的跑到大的屋子里面,那个屋子里通风好,高堂大厅里面,风一吹很凉快,被凉气伤到了。 还有过度喝冷饮,喝冰饮料,古代也是有冰的。像宋朝皇帝吃冰也拉肚子,被凉邪阴邪伤到了,李东垣管它叫阴暑,后世有人说阴暑的事儿。实际上我认为,古人所讲的不全是对的。这个暑本身是不分阴阳的,暑就是热的,它就是属阳邪的,是因为大家处理不当,导致的后果,出现好像是有阴阳二症,你把它归到因暑而引起的病症里面去。大家一定要区分,这是因为这个病,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变化,而不是暑邪分阴暑阳暑。大家明白这个意思没有? 如果是阴暑的话,大家就用温阳的药物。比如说五苓里面,桂枝可以加上点。比如说藿香正气,它里面这个药物去湿的,是温阳的,阳性发散的药物,是辛温的热性药物,所以它适合阴暑,在暑天的时候,暑湿为患,又加上寒湿寒邪,像现在,在暑天特别热的时候,又加上空调,导致寒湿特别重。这都是在暑天天热的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它,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比如说到地洞里面,到高堂,喝冷饮吹空调,引起的症候,我们管它叫寒湿为患,我们叫阴暑。 那么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就是天特别热,导致津液大伤,这是纯粹的暑,这是阳暑,所以这个时候用滋阴,生阴液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那么像朱丹溪用四苓散,加上人参,叫人参四苓散,用祛水湿补气的方法,治疗暑症,这是怎么回事?大家说暑湿为患,怎么用这个呢?这是大家把湿气给加进去了,因为人们为了躲避暑的难受劲,使劲的喝水,结果导致体内水湿为患,所以要把水湿去掉,再补气,让身体逐渐恢复。大家看到没有,八帖以后,身体就特别好了。 这也是一种处理暑湿的方式,也是处理因为人们处理不当,导致后面的后果,出现了不良后果之后,我们怎么去处理的。所以这么理了一下,大家就能理清楚了,受了暑以后,会有多少种反应。 那么今天这个医案,就是处理受暑之后,因为使劲喝水,导致出现这种问题。像这样的情况,其实现在也是比较多的。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冷饮特别多,那么暑热天的时候,因为喝冷饮,使劲的喝,结果导致脾胃出问题的上吐下泻,哗哗的爆泄,脾胃疼痛等等,出现的问题也特别多。所以暑热的天,喝东西是要慎重的,你不能喝冰的东西,喝水喝什么,我们说喝点酸梅汤,都是可以的,我们是保存津液的。但是别过度的因为天热,所以我过度吃冷东西,使劲吃西瓜,吃一个西瓜,当时舒服,然后身体肯定受害。这就是我们身体对外界的反应,有时候会过度的,我们为了求舒服,往往会让自己身体受伤的。所以这是今天的医案给我们的启发。 像四苓散、五苓散也是治暑经常用的方子,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大家说天这么热的时候,为什么还会用到祛水湿的方子呢?就是暑邪往往兼湿邪的。 今天各位朋友们,我们就讲到这,从这个医案我们看出朱丹溪看病,一下子能洞悉这个病的根源是什么。像这样的人,朱丹溪马上就能看出来,正气不足,天天赌,赌到身体虚到那个程度了。然后外面天气一热,你受不了了,你又喝了很多冰水,导致水湿过重,所以引起这些问题。人家一看正气不足是根本,所以用人参熬汤,再冲人参四苓散。大家看见没有,扶正是朱丹溪一贯的思想,他看到什么?看到的是这个人,这个人到底出什么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学习朱丹溪的医案,一定要学习这一点,学习到朱丹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9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