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照说第4药健脾祛湿安神助眠,慈禧都爱
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m.39.net/pf/a_8505686.html 大家好,我是彭医生。今天给大家讲第四个药,茯苓。 ?茯苓属于多孔类真菌,是临床很常用的一个药,而且不仅仅是我常用,我敢说,95%的中医都常用。用的人多,说明这个药好用。 中医使用茯苓的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可以久服,列于上品。 据说苏东坡和慈禧太后都有长期服用茯苓的生活习惯。做成茯苓饼。 按我理解,茯苓属于真菌类,那不就是蘑菇嘛……久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药,野生的,是必须生长在大松树底下(越老的松树越好),药效才好,现代人工栽培的就不一定了。长蘑菇嘛,有朽木就行。 这种操作其实古代就有,陶弘景写的《本草经集注》,里面这么记载茯苓。 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又复时燥则不水。作丸散者,皆先煮之两三沸,乃切,曝干。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世用甚多。《仙经》服食,亦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练魄,明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胃,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肌。为药无朽蛀。吾尝掘地得昔人所埋一块,计应卅许年,而色理无异,明其贞全不朽矣。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仙方唯云茯苓,而无茯神,为治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陶弘景说,有些土人,人工种的,个小,药效一般。 野生的,长得久的,个头大,外面皮黑,里面又白又硬的,长得像鸟,兽,特别是龟鳖的,药效好。 哈哈,这玩意不像人参,要人形。 他曾经挖了一块前人埋下的茯苓,估计30多年了,颜色纹理一如正常。古人看重这种性质,觉得茯苓也是属于上品仙药。 要我说,可惜这东西产量大,不稀罕,不然资本绝对会炒作,类似铁皮石斛,虫草。 不扯远了,以后慢慢聊。陶弘景这,其实引出了三个药,(白)茯苓,赤茯苓,茯神。 ?这是茯苓饮片,一般切成块小方块。抓药注意药材品质,特别白,有味道的茯苓,不建议大家买。茯苓容易栽培,造假的少,熏硫的多。(可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9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彭子益圆运动理论对湿邪论治的特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