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甘草二两(炙) 6g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9g 附子大者一枚12g (生用,去皮,破八片。附子有毒,先久煎一小时至口尝不麻舌)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上三味,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6克。呕者,加生姜6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6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一枚生附草姜三, 招纳亡阳此指南, 外热里寒面赤厥, 脉微通脉法中探。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 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 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 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身反不恶寒:对少阴病而言,因少阴本有无热恶寒,今无恶寒故云反。 本条是说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较四逆汤证更重的证候。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表明里虚寒盛,是真寒,是本质;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或咽痛,是虚阳被里寒格拒于外的外热,是假热,是现象。其他或然症,如腹痛、干呕是寒盛于内,气机凝涩所致;利止而脉不出者,是阴津内竭而非阳回的征象,如利止而脉显出才表明阳回。如此阳虚于里,寒盛于中之大证,非通脉四逆之大剂,难以奏功。 主症:汗出,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色赤而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舌苔白滑或黑滑。 副症:或厥逆无脉,或干呕、腹痛,或咽痛,或呕利止而脉不出,或四肢拘急不解。 本汤证乃阴竭阳脱,真寒假热之险证。 本汤证与四逆汤证之区别,在于前者纯属阴证似阳,故身反不恶寒而面色赤,且脉微欲绝,或呕利止而脉不出;后者证情较轻,故恶寒或身有微热、热不去,脉沉迟细微。 阴寒内盛,虚阳外越。 本证吐、利、厥、微的病理与四逆汤证相同,唯阴盛较剧,阳越突出。严重弱势的阳的虚性发散性引起面色赤而身反不恶寒,此种一线残存之阳气顷刻之间即将因其发散而脱竭,为将暗复明之征兆。可见本证是整体反应性严重减弱性失调的险证。 本方与四逆汤药味相同,唯姜、附用量较大,旨在大力增强阳的升温性、动性,以速化内伏之阴寒,急回外越之阳气,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是取四逆汤之方,变其法而用之的范例。 本文出自郭子光冯显逊编著的《伤寒论汤证新编》 伤寒论——桂枝汤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麻黄汤 伤寒论——太阳病三个表郁轻症方 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 伤寒论——葛根汤 伤寒论——葛根加半夏汤 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小柴胡汤 伤寒论——大青龙汤 伤寒论——小青龙汤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桂枝新加汤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伤寒论——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茯苓四逆汤 伤寒论——五苓散 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 伤寒论——栀子干姜汤 伤寒论——小建中汤 伤寒论——大柴胡汤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伤寒论——桂枝加桂汤 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抵挡汤 伤寒论——抵挡丸 伤寒论——大陷胸丸 伤寒论——大陷胸汤 伤寒论——小陷胸汤 伤寒论——文蛤散、五苓散、白散 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十枣汤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伤寒论——黄连汤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炙甘草汤 伤寒论——小承气汤 伤寒论——大承气汤 伤寒论——白虎汤 伤寒论——猪苓汤 伤寒论——蜜煎导、猪胆汁 伤寒论——茵陈蒿汤 伤寒论——吴茱萸汤 伤寒论——麻子仁丸 伤寒论——栀子檗皮汤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附子汤 伤寒论——桃花汤 伤寒论——猪肤汤 伤寒论——甘草汤、桔梗汤 伤寒论——苦酒汤 伤寒论——半夏散及汤 伤寒论——白通汤 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汁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9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伤寒论桃花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