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40412/4372425.html

来源:逸仙药学V作者:伦俊杰

下面介绍10组药名相似并易混淆的常用中药

我国中药品种繁多,中药名称也比较复杂。有的中药名称之间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往往容易混淆,甚至张冠李戴。下面介绍10组药名相似并易混淆的常用中药,以便在临床运用中加以区别。

1、白芍VS赤芍

白芍

赤芍

共性

来源相同,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寒,均能止痛,用于痛症,均反藜芦。

差异

药用部位

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经水煮后去根皮的木质部

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功效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痈等症。

鉴别要点

白(芍)补赤(芍)散(《珍囊》)

2、半枝莲VS半边莲

半枝莲

半边莲

共性

均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均治大腹水肿,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差异

来源

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等症。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疮痈肿毒,蛇虫咬伤,腹胀水肿,湿疮湿疹等症。

鉴别要点

半边莲偏于利尿消肿,半枝莲长于清热解毒并化瘀血。

 3、白豆蔻VS肉豆蔻VS草豆蔻

白豆蔻

草豆蔻

肉豆蔻

共性

来源于姜科

均能温中行气,用于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

差异

药用部位

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功效主治

散寒燥湿,解酒毒,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胸闷不饥,寒湿呕吐,食积不消等症。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中阻,寒湿呕吐等症。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用于虚泻,冷痢,胃肠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鉴别要点

白豆蔻偏于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温中化湿力强,肉豆蔻偏于涩肠止泻。

4、白附子VS附子

白附子

附子

共性

止痛

差异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功效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外治瘰疬痰核,毒虫咬伤等症。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鉴别要点

白附子偏于祛风痰,附子长于回阳救逆。

5、茯苓vs土茯苓vs猪苓

茯苓

土茯苓

猪苓

共性

均能利湿,用于湿证。

差异

来源

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功效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症。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淋热淋,带下痈肿等症。

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

鉴别要点

茯苓利水渗湿兼健脾,土茯苓偏于解毒,猪苓长于利水。

6、南沙参vs北沙参

南沙参

北沙参

共性

均能养阴清肺,用于阴虚肺燥有热治干咳少痰等证。

差异

来源

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功效主治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等症。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等症。

鉴别要点

北沙参偏于养阴,南沙参兼能祛痰。

7、海螵蛸vs桑螵蛸

海螵蛸

桑螵蛸

共性

均能固精止遗,用以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等证。

差异

来源

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功效主治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遗精、带下,崩漏、吐血、便血,胃酸吐酸,湿疮,溃疡不敛等症。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肾虚阳痿等症。

鉴别要点

桑螵蛸能涩能补,海螵蛸专固涩。

8、五味子vs五倍子

五味子

五倍子

共性

均能收敛固涩(敛肺,敛汗,涩精,涩肠)。

差异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

功效主治

收敛固涩,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症。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自汗盗汗,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等症。

。鉴别要点

五味子能色能补,五倍子专收敛。

9、山茱萸vs吴茱萸

山茱萸

吴茱萸

共性

名称相似

差异

来源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功效主治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大汗不止、体虚欲脱等症。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症。

鉴别要点

山茱萸善于补益收敛,吴茱萸长于温里。

10、黄连vs胡黄连

黄连

胡黄连

共性

均能清湿热,用于多种湿热病证,尤善清胃肠湿热。

差异

来源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味连”、“雅连”和“云连”

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痈肿牙痛,消渴等症。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痔疮肿痛等症。

鉴别要点

黄连清实热,胡黄连退虚热。

参考资料:1、药名相似的药物甄别,枫,,doc个人图书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关涉及厂家的品种仅供学习理解使用,不代表推荐立场!

-END-

/相关阅读/

·谨记!14种不可同服的中西药“组合”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