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古方,既可治遍身肢节痛,又可治脚气肿痛
若一个人原本就湿热重,又感染了风邪,或是风湿化热而致风湿热,这三种邪气都聚集到一个人的经脉,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至遍身肢节烦痛。 此症以湿邪偏胜为主,湿性重浊,就像肩上背上凭空多了重物,以致肩背沉重。 湿热下注,则脚气肿痛、脚膝生疮。 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均是湿热内蕴之征。 治疗宜祛湿为主,辅以清热疏风止痛。 当归拈痛汤,来源于金元名家张元素著《医学启源》,别名拈痛汤。正具有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之效。 组成: 羌活、甘草、茵陈(酒炒)各15g,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酒洗)、猪苓、泽泻各9g,升麻、白术、黄芩(炒)各3g,葛根、人参、苦参(酒浸)各6g 以组成可看出,本方重用羌活、茵陈为君。羌活辛散祛风,苦燥胜湿,且善通痹止痛。 茵陈善能清热利湿,《本草拾遗》言其能“通关节,去滞热”。两药相合,共成祛湿疏风,清热止痛之功。 以下药中之材,又分别从除湿、疏风、清热等方面助力君药。 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 佐以白术、苍术燥湿健脾,以运化水湿邪气。 那么人参当归知母的作用是什么呢? 由于本方治疗针对症状为湿邪偏胜,所用诸除湿药性多苦燥,易伤及气血阴津,故又以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知母清热养阴,防诸苦燥药物伤阴,使祛邪不伤正。 最后一味药,炙甘草,益中和中,调和诸药并止痛。 多药合用,发散风湿与利湿清热相配,表里同治;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邪正兼顾。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表现为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等。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内蕴而兼风湿表证者。 一个问题:当归拈痛汤如何制如服用? 上药锉如麻豆大。每服30g,水二盏半,先以水拌湿,候少时,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再稍微等些时候,吃好菜好饭压上去。 现代用法:水煎服。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爱好者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5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玉龙头条种灵芝,养山羊,石头乡利苴村
- 下一篇文章: 10组药名相似的常用中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