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的用量和用法
土茯苓,别名禹余粮、白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等,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的干燥块茎。《本草纲目》记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毒、银朱毒。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等。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的用量和用法! 01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是一种野生的中药材,也是一种补气健脾的中药材,可以对人的脾脏起到调理的作用,可以缓解脾虚体弱的状态。土茯苓还可以促进体内免疫细胞的再生能力,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土茯苓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土茯苓中含有多种消炎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病毒,还可以帮助人体消灭体内的致病菌,促进人的健康,对一些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 祛风除湿也是土茯苓的功效之一,可以缓解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土茯苓还能预防痛风,能够加快体内尿酸的分解,抑制尿酸的形成,可以有效的缓解因为尿酸高而引起的痛风疼痛。日常多吃一些茯苓,还能降低中风的发生几率。 土茯苓还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土茯苓能够经入人的脾胃,稀释体内的痰液,使痰液迅速的排出体外,还可以缓解咽喉部不适,具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功效。 02 土茯苓的用量和用法 煲汤 土茯苓50克,茶树菇薏苡仁各15克,猪排骨克,盐适量。猪排骨汆水,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土茯苓、茶树菇和薏苡仁一起煲汤,待猪排骨软烂后加盐调味即可。此汤有解毒消肿、祛湿通络的功效。 煮粥 土茯苓50克,绿豆30克,红糖适量。绿豆和土茯苓分别洗净,起煮粥,食用前加红糖调味即可。此粥可祛湿热、解毒凉血。 水煎 杨梅疮毒:土茯苓30克,水和白酒各等分。水煎服用。 痛风:土茯苓、粉草薛各30克。水煎服用。 使用宜忌 痰湿、湿热、阳虚体质者适合服用。肝肾阴虚者慎服。服时忌茶。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淡,归肝经、胃经。 如何挑选 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煎中药前是否需要清洗?来看看老中医怎么说 牛蒡茶的功效与作用,牛蒡茶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维生素b6的作用和功效,维生素b6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9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材大全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