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危害大,小时候沐沐来帮您
什么是湿?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又称湿邪,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会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湿盛的人发生疾病。内湿则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生理功能失常、体内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请对照以下七大症状: 一、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也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二、大便黏腻、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三、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四、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五、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浑身不清爽的感觉,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六、皮肤起暗疮、虚胖 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 七、腹泻腹痛 经常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肠胃炎现象。 如果体内湿气重,不但要祛湿同时须健脾。 中医认为,多数疾病都跟湿邪密切相关。湿气作为湿邪的轻度表现,即使没有严重到引起疾病,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烦恼。现实中,很多人犯的一个祛湿误区是:有湿时只忙着祛湿,而不懂得健脾,导致旧湿气走了,新湿气又来,一直除湿但一直都除不完。那是因为你忽略了健脾!所以,祛湿最好兼顾到两点,一是祛湿,一是运脾。祛湿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而脾运则身体排湿更易,能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尤适于久湿不除之证。 健脾益气,利水祛湿,养胃化积! [成分]砂仁、陈皮、厚朴、青皮、猪苓、白术、甘草、党参、茯苓、酵母粉、淀粉酶。 [功能]用于儿童健脾消食,止泻利尿。用于胃肠衰弱,消化不良,呕吐便泻,腹胀腹痛,小便不利,面黄肌瘦。也可用于成人上述症状。 主要成分介绍: [砂仁]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化学成分:种仁含挥发油,经鉴定,成分有乙酰龙脑酯,樟脑,柠檬烯,樟烯 等近30种。果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ug/g):锌64.2,铜8.8,铁44.0,锰.0,钻0.10,铬1.2,钼1.15,镍6.69,钛0.95,钒0.09等;叶的挥发油与种子挥发油各成分含量虽有差别,但基组成基本相同。 药理作用:1、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2、可明显抑制胃酶消化蛋白,抗溃疡作用。 [猪苓] 性味:平,甘,淡。 归经:归肾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化学成分:含麦角甾醇、生物素、蛋白质、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及2-羟基-α-羟基-二十四碳酸、多孔菌甾酮A、多孔菌甾酮B、多孔菌甾酮C、多孔菌甾酮D、多孔菌甾酮E、多孔菌甾酮F、多孔菌甾酮G、猪苓葡聚糖I、25-去氧-24(28)-去氢罗汉松甾酮、25-去氧罗汉松甾酮等成分。微量元素有钙、锰、铁、镍、铜、锌、铬、铝。 药理作用:有利尿、抑菌、抗癌、提高免疫机能、保肝、降低肝细胞HbsAg、增加肝糖原积累、抗放射线等作用,并具有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毒性试验,小鼠无异常反应和中毒现象。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化学成分: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2、预防溃疡,降低胃酸。3、抗菌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yzl/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