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立秋时节。按照月令,立秋属孟秋,意味着盛夏将要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其实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闷热依旧未退,是不折不扣汗湿沾衣的“桑拿天”。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

以前没有空调,在夏天,不少人吃不好,睡不着,因此国内多地有立秋称体重的习俗,看看这期间瘦了多少,然后吃一顿好的“贴秋膘”。以下推荐几款立秋药膳,供选择。

01

芡实山药糊

材料:芡实克,山药克,糯米粉克,白糖克。

制法:芡实、山药晒干后磨成细粉,将糯米粉与白糖加入调匀。

服法:取混合粉50至克,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加热烧熟。每天早晨空腹温服。

功效:健脾止泻。

主治:寒食困脾之腹泻。

02

清蒸茶鲫鱼

材料:鲫鱼1条,绿茶20克。

制法:将鲫鱼剖开,去除内脏,冲洗干净。将茶叶塞入鱼腹,缝扎腹口,不使茶叶掉落。将鲫鱼置盘,料酒、葱、姜去腥,放入蒸锅蒸熟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主治:痰湿困脾之纳呆脘满、口腻口臭、大便黏滞或腹泻水肿。

03

青鸭羹

材料:青头鸭1只,青橄榄五个,赤小豆克,食盐、葱花适量。

制法:青头鸭宰杀退毛去内脏,洗净备用;赤小豆洗净,连同青橄榄塞入鸭腹,可缝扎避免漏出;鸭子加水炖煮,料酒共煎去腥,炖熟后加入食盐、葱花。

服法:佐餐,先空腹吃鸭喝汤。

功效:健脾利湿,开胃解乏。

主治:痰湿困脾,脾失健运。

04

山药鸡肫

材料:鸡肫克,鲜山药克,青豆30克,葱、姜、料酒、精盐、酱油、白糖、胡椒粉、味精、湿淀粉、香油、鸡汤、菜油适量。

制法:鸡肫、山药洗净切片,生姜切末,葱切花。置鸡肫于碗内,精盐、料酒、胡椒粉拌匀上味。另取一碗调入酱油、白糖、味精、鸡汤、湿淀粉,兑勾滋汁。锅烧热,加菜油烧至六七成热,下肫片滑散,随后捞出沥油。锅内留底油50毫升,下姜末,煸炒至香,将鸡肫、青豆、山药入锅翻炒数下,倒入兑勾好的滋汁勾芡翻匀,撒上葱花,淋上香油,起锅装盘。

服法:佐餐温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小儿疰夏疳积。

 05大麦芽汤

  大麦芽50克,冬瓜克,陈皮25克,生姜5片,猪瘦肉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生姜5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清热消暑、理气健脾。

06玉米须猪苓牛肉汤

  玉米须30克,猪苓10克,生薏苡仁30克,陈皮5克,黑豆50克,牛肉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清暑利湿、健脾益气。   

07

苓术荷叶粥

  茯苓15克,淮山药30克,白术15克,砂仁5克,荷叶1张(或干品30克)剪碎,粳米克。将茯苓、淮山药、白术、砂仁、荷叶洗净,加适量水,先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留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健脾和胃、祛湿解暑。

  

08

陈皮冬瓜二豆粥

  冬瓜克,陈皮5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陈皮、扁豆、黑豆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二豆熟烂,调入精盐即成。健脾、祛湿、消暑。

立秋时节,养生正当时。从这一天开始,天气逐渐凉爽,人的肌体又要经历一段适应期的调整。以上几款立秋时节宜吃的养生药膳,简便易做,不妨一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