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一方六十二张仲景50味药证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地,产于福建、江西者称福泽泻或建泽泻,其个大,形圆而光滑,奉为道地药材。《神农本草经》谓泽泻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泽泻汤。 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十二)。冒,指若布蒙蔽;眩,指眼花目不明。冒眩,即头目眩晕冒明,眼前发黑,或视物模糊,或不能站立。又根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十二)的原文,可见泽泻汤证除冒眩以外,当有水肿、心悸、身体困重、气短等症。 最大量方(半斤)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妊腹中?痛”(二十),“妇人腹中诸疾痛”(二十二)。原文中泽泻证不明。 其他方: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牡蛎泽泻散、肾气丸。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两方均能治疗汗出,但区别是在渴与不渴上。两方均有桂枝、茯苓,但茯苓甘草汤无泽泻、白术。按方证相应的原则,则泽泻、白术能治口渴。 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 以上两方,均有泽泻、白术,均治疗口渴。 牡蛎泽泻散治“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方。后有“小便利,止后服”,可见能利小便。 肾气丸治“小便不利”(六),“转胞,不得溺”(二十二)。 以上2方,治小便不利。 仲景方根 泽泻白术:主治冒眩、身重、口渴而小便不利,方如泽泻汤。如口渴、动悸者,合茯苓、桂枝同用,方如茯苓泽泻汤、五苓散。腹痛者,配当归、芍药、川芎,方如当归芍药散。 泽泻茯苓猪苓:主治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方如猪苓汤、五苓散。参见“茯苓”条下。 经方中含泽泻的方剂见表17-1。 表17-1组成含泽泻的经方一览表 药证发挥 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者。 冒,为帽的古字,有戴、覆、盖、罩、蒙等意义在内。眩冒,即头晕目眩,并觉有帽在头,有重压感、沉重感,也有如物蒙罩,眼前发黑等。口渴,即有渴感,但不能多饮水,或只能饮热水,否则上腹部发胀。小便不利,为小便量少,患者多见面目虚浮,或下肢水肿。其人面色多黄黯,肌肉松软,体型肥胖,动则气短。其舌体多偏大,舌质淡红。 仲景用泽泻,多与白术、茯苓、猪苓合用,主治小便不利。四药的区别在于:泽泻主冒眩,白术主渴,茯苓主悸,猪苓主淋。泽泻配白术主治眩冒而渴,配茯苓治冒眩而悸,配茯苓猪苓治小便不利、眩悸而渴。 常用配方 泽泻25g,白术10g(《金匮要略》泽泻汤) 应用: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内耳眩晕症、单纯性肥胖、脑水肿等见眩晕、视物模糊、身体困重、自汗、少气、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文献摘录 《本经疏证》:“腰以下有水气,水底之病也,冒眩,极上之病也,举此两端,泽泻之功可明矣。 《药征》:“泽泻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 |文章摘自《张仲景50味药证》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5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
- 下一篇文章: 每天一味中草药猪苓,这个药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