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都留长发,洗头和护发一定都比我们要复杂。在那个还没有洗发水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洗头发,保护头发的呢?

什么是沐?沐:洗头发

大家都知道“沐浴”这个词。古人称洗头发为“沐”,“浴”是指洗澡,古代的“沐”字也很像一个人在洗头。

庄周《庄子·天下》中提到“栉风沐雨”,就是用风梳头用雨洗头的意思,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还有“如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用春风洗头一般。

虽然古人没有热水器和淋喷头,但是古人的洗头卫生讲究着实不少。早在商周时期,定期沐浴已经成为重要的仪式风俗;到了秦汉时期,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

有关沐的礼节文化三日沐,五日浴

《礼记》中提到,晚辈要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澡,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头。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更衣,表示内心洁净虔诚;太子诞生,满朝文武要先沐浴,携带夫人觐见国君等。

主人款待来宾时,来宾可以不用拜谢,但要沐浴之后才能吃饭,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看来古人宴请宾客时还得提前预备好洗澡水,不然临时烧水可来不及啊!古人头发长,还要盘各种发髻。洗头全过程很麻烦,又没有办法吹干,需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于是从汉到唐,“公务员”一直都有个沐浴假,就是每5天专门放假1天回家洗头洗澡,称之“休沐”。

普通老百姓当然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在那个没有双休、五一、黄金周等各种节假日的年代,大家把仅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洗头洗澡了,感觉好庄重啊。

沐后的护发用象牙梳梳头

在《礼记·玉藻》里提到:“沐稷(jì)而靧(huì)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jì)进羞,工乃升歌。”就是说洗头用一种叫稷的谷物煮的水,有碱性,可以去污垢,要一边烧热一边洗发才有效果。

洗头的时候,去垢用一种比较硬涩的白理木做的梳子;晾干的时候,要用象牙做的梳子,可以避免伤发。古人取象牙本身就不易,用象牙做成梳子梳头,可见对头发的重视程度了。

等到头发干了,还要众人一起喝点小酒,吃点干果小菜,厅堂上还要响起乐工的琴声和歌声,仿佛在庆祝一般。

古人用的洗发水纯天然种类多

你以为古代人没有化工厂,可以用的“洗发水”肯定不多吧。其实古人的“洗发水”种类也不少,而且都是纯天然的。先秦时期就开始用的淘米水,汉代赵飞燕姐妹用的沐膏,《红楼梦》里芳官用的鸡蛋清、花露油,大户人家用的猪苓,平民百姓用的皂角;古时江浙湖南一带的女孩在七夕节还用桃枝和木槿叶煎水洗头。

当然,这里面应用最广泛流传至今的就是淘米水。淘米水,古时候称为“潘”。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据《史记·外戚世家》说,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少年时家中贫困,年幼的弟弟被人贩子买去,分别时,窦氏向邻家讨来洗米水为他洗头,寄托深情。

看来,当时不论男女,日常所用的洗发液也就是洗米水了。

现代人用什么洗头好根据发质选择功能性

古人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把控油、去屑、柔顺的重任都交给了淘米水或者其他简单的洗护品上,所得到的效果当然也很有限。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头发问题变多,为了更快的解决头发问题,有更多专业专项的洗发水,适合各种发质和出现各种问题的人群,比如广州朵彩的护发专家就专门针对头皮环境,研制出精油调理洗发乳和还原酸性修护洗发乳,对从根本上解决头发干枯发黄、毛躁分叉、油腻滞重等有显著效果,你完全可以买来使用。因此,四处打探各种“偏方”来洗头,其实大可不必。

营销中心

赞赏

长按







































临沂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