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50味药证笔记二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白术 一、应用 1.白术茯苓配伍可治小便不利及口渴。小便不利指小便量少及排泄不畅。 2.白术、黄芪均能利水。但黄芪主治在表之水,故浮肿、汗出比较明显,而白术主治在里之水,故以口渴、眩晕、身重、大便性状改变为明显。 3.使用白术不论体形胖瘦,但患者多呈黄肿貌,肌肉松软,容易浮肿,特别是尤为明显,如眼睑浮肿。另外,必见舌体胖大而淡,或有齿痕,或舌面白苔,或舌面水滑。 4.白术18g,茯苓18g,猪苓18g,泽泻30g,桂枝12g。五苓散的客观应用征,是患者大多舌体胖大而有明显的齿痕。 茯苓 一、应用: 1.悸、小便不利是使用茯苓主要指征。 2.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 3.茯苓主治口渴及小便不利。其渴感并不严重,惟口内少津而思饮,虽饮而不多。 4.茯苓舌:舌体多胖大,边有齿痕,舌面较湿润。胖人舌体大,固然多茯苓证,瘦人见舌体胖大者,茯苓证更多见。 5.舌体胖大而有齿痕,多为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舌体瘦小而有齿痕,多为半夏厚朴汤证。 6.茯苓证与白术颇多相似之处,故仲景使用茯苓多与白术同用。所不同之处,白术重在治渴,而茯苓重在治悸。故前人称白术能健脾生津,而茯苓则能安神利水。 猪苓 一、应用: 1.猪苓与茯苓均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其区别在于:茯苓治眩性,猪苓治热淋。 2.仲景猪苓方仅三方,三方均有猪苓、茯苓,主治小便不利。 泽泻 一、应用 1.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者。” 2.仲景用泽泻,多与白术、茯苓、猪苓合用,主治小便不利。四药的区别在于:泽泻主冒眩,白术主渴,茯苓主悸,猪苓主淋。 滑石 主治小便不利而赤者。 防己 一、应用 防己与泽泻都可治疗浮肿、小便不利,但泽泻治眩冒,防己治关节疼痛,主治有上下之别。 葛根 一、应用 1.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主治头项腰背强痛拘挛。 2.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 3.项背强痛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然而下利而项背强痛者,为葛根证所独有。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所以葛根证识别必须看下利的有无。 4.葛根还是治疗口渴的重要药物。口渴,是无汗而渴,多为口干而不能多饮。 5.葛根30g,黄芪30g,川芎12g,桂枝10g,赤芍20g,生姜3片,红枣12枚。(笔者经验方)主治中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 6.葛根黄芩黄连汤多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以及急性肠炎、痢疾等。 瓜蒌根 应用 1.瓜蒌根主治渴者。其渴感明显而难愈,喝水有解渴。 2.瓜蒌根证的渴与石膏证的渴相似,但石膏证是烦渴,且有自汗出;瓜蒌根证是苦渴,饮水不解渴。 3.瓜蒌根证与半夏证正相反,仲景常常用瓜药根即去半夏。半夏证是口不干渴而呕,瓜蒌根证是口干渴而不呕。所以,两者不能同用。 黄连 一、应用 1.黄连配黄芩是黄连最主要的配伍,也是诸泻心汤之祖方。 2.黄连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 3.“黄连舌”:舌质坚老,舌色红或黯红,舌苔黄腻而厚。 4.泻心汤(黄连3g,黄芩3g,大黄6g),是经典的止血剂、抗炎剂、解毒剂、健脑剂以及通补性的保健剂。 二、用量 1.仲景使用黄连有2个剂量阶段:大剂量除烦(4两),小剂量(1两)除痞。 2.笔者使用黄连,用于除烦在6g,用于除痞以及止利,则在2-3g。 黄芩 一、应用 1.黄芩与白芍、当归、白术、川芎同用可用于妊娠保胎。 2.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与热痹等。” 3.黄芩证中烦热最为重要。 4.黄芩本是止血良药,后世则用单味黄芩治疗出血。 5.笔者经验,黄芩所主的出血,有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适应面较宽。不过,其血色多黯红,质或有血块,应是黄芩证的特点。 6.《伤寒论》黄芩汤是治疗热痢的祖方。 7.目前临床上泻心汤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其中,黄芩是必不可少的。 8.笔者经验,凡适用于黄芩者,其人亦必肌肉坚紧,面红唇黯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 黄柏 一、应用 1.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 2.笔者治疗胆道感染,多配大柴胡汤,治疗尿踟感染、盆腔炎等,多配猪苓汤,再加连翘;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多配茵陈蒿汤;治疗痛风,多配五苓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配小柴胡汤等。 栀子 一、应用 1.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 2.栀子、黄连、连翘均可治烦,但黄连之烦是烦悸,栀子之烦是烦闷,连翘之烦是烦而汗。黄连烦悸而心下痞,栀子烦闷而胸中窒,连翘烦汗而咽中痛。不过,临床三药常常合用。 大黄 一、应用 1.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笔者称之为“大黄舌”。 2.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 二、用量 仲景用大黄有三个剂量段:大量(6两,18g以上),攻下。中量(3-4两,10-12g),活血通经。小量(1-2两,3-6g),除痞退黄。 厚朴 一、应用 1.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二、用量 厚朴大量用于治疗腹潢。张仲景常用至半斤。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人参与厚朴的比例为1:8,如以1两为3g计算,则厚朴的剂量应达到24g为宜。而小剂量则用于治疗咳逆胸满、咽喉不利,量仅2-4两。 枳实 一、应用 1.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 2.枳实与厚朴经常遇用,两者均能治胸腹满,但厚朴除满,是除胀满;枳实除满,是除坚满。厚朴除满不治痛,枳实除满且治痛。 3.按照目前用法,大便秘结者用枳实,腹胀满者用枳壳。 二、考证 古今枳实同名而异物,仲景所用枳实,即今之枳壳。对此,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他说:“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惟枳实,大者惟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 薤白 仲景薤白方共四,薤白与瓜蒌同用者三,与枳实同用者二。 石膏 一、应用 1.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数或浮大、洪大者”。 2.黄芪、石膏均治汗出:黄芪主治汗出而肿,不烦;石膏主治汗出而渴,必烦。 3.石膏与桂枝均治汗:桂枝主治汗出而悸,其脉缓而迟;石膏主治汗出而烦渴,其脉滑数。 4.石膏、白术茯苓均治渴:石膏治渴而大饮热水,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治渴而不欲饮,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5.张仲景石膏多配粳米。张锡纯先生有石膏粳米汤。笔者则多配山药。 6.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出现严重渴感、出汗等症状时,白汤可配伍人参同用,方如白加人参汤。 龙骨 龙骨脉:作为客观指征的脉芤动,脉浮大而中空,轻按即得,重按则无。一些体形羸瘦的患者也可见此脉象。 人参 总的看来,人参多用于消瘦或枯瘦之人。 麦门 主治“羸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 阿胶 一、应用: 1.阿胶主治“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 2.仲景使用阿胶,必见血证。临床上,患者有以出血为主诉者,也有不以出血为主诉者,可以询问其有无出血倾向。 3.又其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皮肤枯焦,爪甲无血色是其客观指征。 4.阿胶为“衄家”之专药。 当归: 合用当归,其人多羸瘦状,皮肤多干枯,或如鱼鳞状。所谓的肌肤甲错,甚至有脱屑,其脉多细。 五味子 五味子与泽泻均治冒:五味子治冒兼见咳,泽泻治冒兼治小便不利。 桔梗 桔梗专治咽痛。 桃仁 一、应用 1.桃仁主治“肌肤甲错”者。 2.小便自利与否,是鉴别桃仁证的指征之一。 好物推荐 姜茶膏丨肉苁蓉丨酸枣仁丨辅酶Q10 煴煴灸丨煴煴宝丨煴煴贴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传煴百年 静脉曲张如何用艾灸进行调理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5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伤寒论学习小组8月29日第24次学习
- 下一篇文章: 猪苓的历史高价,将要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