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草园中的瑰宝——猪苓猪苓,这一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在中药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主要生长在陕西、河北、四川、云南等广袤的地域,春季和秋季是采集的最佳时节。经过采挖、干燥和切片等工艺,猪苓以生品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片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猪苓

猪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归肾、膀胱经。

它具有显著的利水渗湿功效。

猪苓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等症状。其利水渗湿的能力强于茯苓,却不具备茯苓的补益和安神作用。单独使用猪苓即可见效,且常与茯苓一同使用,如五苓散中便有其身影。对于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以及小便不利的情况,猪苓则常与泽泻、阿胶等药材配伍,如猪苓汤中便体现了这一搭配。

猪苓通常以煎服为主,推荐用量为6~2克。

猪苓散

源自《金匮要略》卷中,属于利水渗湿剂范畴。其成分包括猪苓、茯苓和白术,各成分等量使用。此方旨在健脾利水,常用于治疗呕吐、膈上有停饮以及吐后欲饮水等症状。

在古代,该散剂的服用方法是:将上述三味药杵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用温开水调匀后服用,每日需服用三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1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