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自学中医问之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础,历代被奉为医家之圭臬。它的辩证思维方法,辨证论治体系,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因此它便成为一部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 复习思考题 .你对脉分阴阳的意义是如何体会的? .脉有阳结、阴结,亦有阳微、阴衰,应如何进行辨认? .促脉与结脉都有动而中止的特点,临床应如何区分? .动脉有滑数之似,但又有不同,你是怎样体会的? .弦脉与紧脉有什么不同?如何体会两脉之特点? .为什么说“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会出现什么?芤则又会出现什么? .何谓欲愈之脉?何谓应时之脉?何谓欲解之脉,何谓战汗之脉? .表里脏腑之诊的脉法为何? .试述趺阳如经之脉,少阴如经之脉,以及趺阳病脉与少阴病脉。 .趺阳脉浮而数,医用下法,从其脉证变化推论可能有哪些证候出现? .为什么患病之后,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反欲裸其身? .命绝与五脏气绝之脉证为何?请讲述其理? .如何辨痈肿初发之脉证? .脉散与形损为什么属于死候? .什么是四时平脉、五脏平脉,阴阳相等之平脉? .病脉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举例加以说明。 .为什么说呼吸为脉之头?“内实外虚”和“外虚内实”的脉搏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必须四诊合参?如果只凭脉诊一法,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为什么人恐怖则面白而脉细? .人愧为何脉浮?为何面色赤白无定? .津液不足的脉证为何? .什么是伏气?如何辨认伏气发病? .什么是举按寻手法?什么是根脉?什么是损脉? .什么是非时之脉的相乘及纵、横、顺、逆? .肝、心、肺的平脉各是什么? .有胃气与无胃气在脉象上的表现有何不同?对疾病的预后有何影响? .为什么肥人责浮,而瘦人责沉?如果肥人脉浮,应当责其什么病证? .寸脉下不至关,尺脉上不至关,其原因为何? .脉病人不病,人病脉不病,各说明了什么问题?于临证有什么指导意义? .“翕奄沉”名曰滑,它的脉态应如何体会?为什么说紧脉主寒,而又说主虚寒? .寸口脉侯荣卫之虚实,以本篇原文为依据,试述寸口的不同脉象及主病。 .趺阳脉候脾胃之虚实,以本篇原文为依据,试述趺阳的不同脉象及主病。 .少阴脉候肾气之盛衰,“尸厥”病的少阴脉脉象是什么?并简述其机理。 .什么是有胃气之脉?为什么脉有胃气则生? .病邪入脏入腑,其脉为何?试言其理? .什么是四时正气为病?什么是时行之气为病?举例说明之。 .什么叫伏气为病?什么叫更感异气为病?举例说明之。 .何谓两感于寒?为什么两感较一经感寒为重? .试就本篇内容,谈谈人和自然的关系。 .痉病的证候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伤寒的类证? .试述痉病的类型及它们的鉴别? .湿痹的证候特点及治疗原则为何? .风湿、寒湿、湿热在证候表现上有哪些不同? .暍病的证候特点是什么?对暍病夹湿应如何辨识? .暍病伤人气阴的病机为何? .为什么“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可以作为太阳病的提纲? .为什么说太阳中风的病机是“卫强营弱”,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二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鉴别要点是什么? .预防太阳之邪传变,为什么要“刺足阳明”? .以寒热辨阴阳的辨证意义是什么? .太阳中风本有汗,为什么还要用桂枝汤发汗? .发什么样的汗,才能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 .以原文为据,试述桂枝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举例说明在阴阳两伤时,仲景是如何治疗的,为什么这样做? .试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意义。 .桂枝加葛根汤中用葛根的意义是什么? .桂枝去芍药汤证,为什么不用芍药? .试述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的适应证及方义。 .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芩连汤证皆有喘,其喘的病机有何不同? .你对“病常自汗出”和“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的病机是怎样理解的?桂枝汤为什么可治这两种病证? .太阳伤寒表实证为什么药后可出现衄解或不药而自衄作解?在临证中若遇到伤寒见衄时,应怎样处理?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什么样的喘证? .你怎样理解“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麻黄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证中皆可见到喘,其喘的病机和其他证候有何不同?应怎样区别使用这五方? .新加汤证的身疼痛与麻黄汤证的身疼痛,病机有何不同? .苓桂术甘汤证和苓桂甘枣汤证有何异同? .干姜附子汤证和茯苓四逆汤证有何异同? .厚姜半甘参汤证是实证还是虚证?本方药量比例应如何掌握? .试述太阳膀胱蓄水证的病因、证候、病机、治则与治疗方药。 .茯苓甘草汤的适应证为何? .为什么把热扰胸膈证称作“虚烦”? .你对服栀子汤后“得吐者,止后服”如何理解? .试述虚烦证的特点及栀子豉汤的方义。 .试述真武汤证的因、机、证、治。 .麻黄九禁为何? .试论战汗、冒家汗出的机制与证候表现? .试述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因、机、证、治。 .你对少阳兼里虚先用小建中,后用小柴胡的治疗方法怎样认识? .试述桃核承气汤证的因、机、证、治。 .火逆变证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学习本段,你有哪些收获? .桂枝加桂汤,桂甘龙牡汤,以及救逆汤的适应证和病机各是什么? .试述太阳蓄血的因、机、证、治。 .太阳蓄水与太阳蓄血证,病位皆在下焦,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试述大陷胸丸证、大陷胸汤证、小陷胸汤证、三物白散证的异同。 .运用大陷胸汤须注意什么问题? .大结胸证有类似太阳病与少阳病之处,如何进行鉴别? .血室指什么?它与肝胆有什么关系? .热入血室证应如何辨认与治疗? .结胸证与痞证有何异同? .五个泻心汤所治痞证应如何区分? .试述恶寒一证的辨证意义。 .白虎加人参汤的主治证为何? .对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作一鉴别。 .试对太阳病篇中滋阴养血益气方药作一分析。 .试述阳明病提纲的含义。 .阳明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又为何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 .太阴病在什么情况下易转为阳明病? .阳明病身痒与太阳病身痒的病机有何不同? .试讲解第〔〕条原文的精神和意义? .辨阳明中风与阳明中寒之异同。 .试述湿热黄疸的发病机理及主证。 .“心中懊憹而烦”一证在辨识湿热黄疸的意义为何?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必鼻衄的机理为何? .阳明病,小便次数减少,而大便为什么不成硬? .阳明病禁下证有哪些?为什么不可攻下?误下后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谵语和郑声有何区别? .试述谵语、潮热、濈然汗出的辨证意义。 .阳明病大便成硬与未成硬的脉证表现各是什么? .三承气汤的方义及治则有何异同? .一般来说,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但论中却说阳明病反不能食者,此有燥屎也。你如何理解? .第[]条三阳合病中“自汗出”一证有何特殊意义? .何为“阳明开手三法”?试从证治角度加以分析。 .猪苓汤临证运用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第[]条有“发潮热”,第[]条有“不大便”,为何均以小柴胡汤治疗? .试述小柴胡汤在阳明病中的应用。 .试述导便法的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试述茵陈蒿汤证的证治特点。 .阳明蓄血的病因病机及主证如何? .怎样辨别阳明病的可下证? .阳明腑实证一下不解,还可再下的道理是什么? .第[]条中的“小便不利”一证有何辨证意义? .从吴茱萸汤的方药组成来分析其治疗范围及其适应证。 .何谓脾约证?如何治疗? .试述阳明大便不下的几种不同治法。 .如何辨别燥屎是否已成? .试述阳明三急下证的证候及治疗机理。 .本论中二阳合病下利的证治各如何? .试解释第〔〕条“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之理。 .阳明蓄血证的证治为何? .何谓阳明热证、腑证?何谓气分证、血分证? .试述寒湿发黄的成因及治则。 .湿热发黄的证治为何? .少阳腑热与经气不利证的表现与病机是什么?为何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 .你怎样理解少阳主枢? .试述太阴病腹满和腹痛的不同类型及其病机与证治。 .太阴脾虚脏寒下利证和太阴阳复邪却下利而自愈证,其临床表现和病机有何不同? .试比较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与桂枝加大黄汤的证治异同。 .太阴脾虚脏寒下利证的治疗为什么不说XX方主之,而统言“宜服四逆辈”? .试述少阴病提纲的辨证意义。 .少阴寒化证的特点是什么?出现心烦、口渴的机理是什么? .少阴寒盛亡阳的脉证及病机如何? .少阴病为什么禁汗、下与火劫? .试将少阴病的顺证与逆证进行归纳与分析,看看判断其预后的关键是什么? .少阴病为何会有寒化与热化之异? .四逆汤证、白通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的证治有何异同? .真武汤与附子汤在药物组成上只有一药之差,其功效与适应证有何不同? .太少两感的证治为何? .黄连阿胶汤证和猪苓汤证皆可见到心烦不得眠,二者的因、机、证、治有何异同? .桃花汤适用于什么样的下利?它属于什么治法? .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分别适用于何种咽痛证? .仲景为什么以寒热错杂证作为厥阴病的提纲? .“厥”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病机为何?试述寒厥,热厥,蛔厥,脏厥,血虚寒厥,水阻胃阳致厥,痰阻胸阳致厥的因、机、证、治。 .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与麻黄升麻汤皆为寒热兼治之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主治证有何不同? .厥阴热利的证治为何? .何谓“除中”,临证怎样辨除中? .为何本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入了众多呕、哕、下利之证? .霍乱的成因及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试比较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的证治异同。 .何谓阴阳易、劳复、食复与房劳复?其临床表现与治法各是什么? .牡蛎泽泻散与十枣汤皆可攻水,其适应证与方药组成有何不同? .竹叶石膏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与方药组成有何异同? .通过对本篇不可发汗诸条及误汗后变证的学习,你怎样体会仲景护阳气、存津液的精神? .结合桂枝汤方后注,谈谈使用汗法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以本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原文为据,归纳汗法的分类与代表方。 .以本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原文为依据,试将汗后诸病证治作一归纳总结。 .以本篇(辨不可吐第十八)原文为依据,试述吐法的禁忌证及误吐的变证。 .以本篇(辨可吐第十九)所集原文为依据,试述吐法的适应证及使用吐法的注意事项。 .本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搜集了哪些不可下证?试从原文为依据进行归类总结。 .以本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原文为依据,归纳总结下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本篇(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的学习,你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有何体会?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面链接 当年为什么办光明函大?年吕炳奎校长的讲话(节选) 纯中医教育与光明中医及网校 光明中医教学体系探讨 光明中医的办学方法:自学?答疑?实践?拜师 合格临床中医师能力大纲(光明中医网校) 国医大师李今庸:揭秘为什么中医博士不会看病 郝万山老师谈学习内经伤寒该使用什么工具书 什么是训诂?为什么学习中医要了解训诂学? 中医基础理论之滴水石穿系列 学医要学古汉语 中医四大经典辨析 浅谈《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 怎样认识阴阳学说 感冒 感冒患者用药十忌 七?分?钱?中?药?立?奇?功 诊法口诀学习辅导(上)(望、闻、问诊部分) 诊法口诀学习辅导(下)(切诊部分)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黄帝内经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方剂讲解》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中医药学概论》 系统自学中医问之《本草备要讲解》 背?诵?口?诀?有?方?法 方剂口诀学习辅导 如何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学习中医必须寓医理于临床 点击在看,传承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9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剂学方药速记口诀下来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