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治风剂

13.1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川芎-少阳、厥阴;羌活-太阳;白芷-阳明;细辛-少阴(脑痛连齿)。

2.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语,手足不能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3.小活络丹

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证。亦治中风手足不仁,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腰腿重,腿臂间作痛。

4.牵正散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中风头面经络。口眼?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6.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

13.2平熄内风

1.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动生风证。

2.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

3.天麻钩腾饮

天麻钩腾石决明,栀牡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4.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仁,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

十四.治燥剂

14.1轻宣外燥

1.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功用:清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

2.桑杏汤

桑杏汤中川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3.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14.2滋阴润燥

1.增液汤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2.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1、虚热肺痿;2、胃阴不足证。“培土生金”法

5.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15.祛湿剂

15.1燥湿和胃

1.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2.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

15.2清热祛湿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2.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功用: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3.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4.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温湿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

5.连朴饮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

6.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猪苓泽,二术茵芩苦羌葛,升麻防风知参草,湿重热轻兼风邪。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7.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

15.3利水渗湿

1.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功用:利水化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2.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水热互结证。

3.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已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15.4温化寒痰

1.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2.真武汤

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功用:温阳化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

3.实脾散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

4.萆解分清散

萆解分清益智仁,菖蒲乌药盐煎成,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15.5祛风胜湿

1.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

2.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十六.祛痰剂

16.1燥湿化痰

1.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2.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

16.2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瘳。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证。

2.小陷胸汤

黄连半夏瓜蒌实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16.3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臣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16.4温化寒痰

1.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痰咳嗽。

2.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湿滞证。

16.5化痰熄风

1.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十七.消食剂

17.1消食化滞

1.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

2.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效堪灵。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

17.2健脾消食

1.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寇香连和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煎施不伤正。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

十八.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

天创中医系列课程

购课途径

天创中医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白颠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