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5.html

一、哪些人容易生湿?

1.懒惰者易生湿:湿重的人总感觉身体困重,因此懒得运动。反之,总是懒得运动的人,也最容易生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阻遏阳气,水湿不得蒸化,淤积下焦,故感下肢重着懒动。“脾主肌肉”,肌肉无力的人,脾都虚弱,故“久坐伤肉”。脂多肉少,脾运无力,垃圾(湿浊)就容易留在体内。

2.过度用脑者容易生湿:“过思伤脾”“思则气结”,脾受损伤,运化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混杂淤积中焦,形成湿浊。

3.贪吃者容易生湿: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或喜食零食、饮料等,一则可致水谷精微在体内聚积成为湿浊;再则损伤脾胃,运化无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湿浊内生。

4.年老体弱容易生湿:中年以后,人体阳气渐衰,阴气渐盛;一方面脏腑功能衰减,气血阴阳化生不足,正气亏虚;另一方面脏腑功能失调,心气不足,肝失疏泄,肺脾肾功能紊乱致痰湿水饮泛生。

二、肥胖能引发哪些疾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肥胖与消瘅等病症有关。多数医家认为,肥胖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是“百病之源”,它可能引起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痛风、脑卒中、肾病、脑病、脊柱和关节损伤,女性的不孕症等。

三、祛湿减肥需多法并用

1.中医调理祛湿(脂)

中医认为,肥胖的基本病机总属阳气虚弱,湿浊(痰)偏盛。病理因素以湿痰为主,与水饮、气滞、血瘀、胃火密切相关。正如前人所说“肥人多湿”“肥人多痰”。由此可见,肥人多湿多痰。脾为生痰之源,痰乃湿气而生,湿由脾弱而起。故本文仅简述湿胖之中医药调理。

(1)痰湿内盛证此证多见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胃满胸闷,或伴头晕,口干而不想喝水,大便量少,或多日不排。舌质淡胖或大,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除满。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泽泻、猪苓、半夏、胆南星、枳实、苍术、佩兰等。有兼证者可随症加减。

(2)脾虚湿盛证此证多见肥胖臃肿,神疲倦怠,身困无力,胸闷脘胀,四肢微肿,晨轻夜重,劳累后明显,饮食正常或偏少,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干。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濡。治法:健脾益气,渗湿利水。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泽泻、猪苓、陈皮、砂仁、桔梗、荷叶、冬瓜皮等。

2.体育运动祛湿(脂)

动生阳,静生阴。阳虚则阴盛,故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脾阳,以达温阳化水,祛湿减肥之目的。湿胖之人要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以及文体活动。如健步走、慢跑、各类球类运动、跳舞、爬山、平板运动和游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得少于三十分钟,贵在持之以恒。总之,走比坐好,站比卧好。据养生专家测试,每天站立八个小时,即可消耗克大米所产生的热量。

3.饮食调节祛湿(脂)

用餐宜清淡,要低糖、低脂、低盐饮食,适当提高蛋白质摄入的占比。鸡蛋和牛奶是吸收效果最好的蛋白质,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喝毫升的牛奶。主食(碳水化合物)每天不超过半斤。多食蔬菜水果,适当饮茶。忌肥甘醇酒厚味饮食,忌多食偏食或暴饮暴食。取消宵夜,晚餐要早吃,最好不要迟于晚七点。提倡早餐像皇帝(吃好、丰盛),午餐像平民,晚餐像乞丐(少吃、简单)的合理饮食方式。

相信湿胖人士,通过中医中药调理及管住嘴(合理膳食)迈开腿(运动锻炼),一定会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