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http://www.xuexily.com/nxpbd/npxxz/m/1609.html

01被夸大的阿胶

阿胶,自古就被看作是“补血圣品”、“女性挚友”。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的看过或是听过《甄嬛传》的大名,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它的另一个名字——《阿胶传》。

在这部剧中,不下十多次都出现了阿胶的身影。

不管是皇帝的赏赐,还是娘娘们之间相互的赠送,亦或是小产、调养身体,阿胶妥妥的都是后宫中的必备佳品。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药店、商场开始铺天盖地的推出各种保健品,阿胶就是其一,为了营销,更是将阿胶的作用夸的天花乱坠。

“补血补气、固本培元、美容养颜、调经止痛、理气解郁……”,然后再高度推崇女子气血之为本,要是不吃阿胶,你就会人老珠黄,容颜不再,走在大街上也无人理睬。

单从淘宝来看,稍微有点名气的阿胶,仅仅克就元左右,也就是说,基本1千克阿胶就要差不多元。

这个价格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是比较昂贵的,但是又架不住一些商家的疯狂宣传加诱导(不吃就得妇科病、不吃就脸色蜡黄、吃了疾病远离你等等……)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阿胶这味药,防止上交智商税。

02阿胶的前世今生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阿胶的记载,不过那时还不叫阿胶,而是被称为“胶”。先秦时期胶的种类有很多:“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但是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驴皮胶,因为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时才把驴引进了中原地区。汉代已有“阿胶”、“傅致胶”之名出现在典籍之中,但也没有指明是由何种材料制成。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中则有了明确的材料记载“煮牛皮作之”,《齐民要术》也指出:“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破皮鞋、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鞍、革叉,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由此可见,那个时期的驴皮胶效果是比不上其他的“次品”。

至唐宋时期,驴皮胶地位提升,渐渐与牛皮胶成为两大主流,并且将驴皮胶的药用价值排到了牛皮胶前头,唐代时期的《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诸胶皆能疗风……而驴皮胶主风为最”。

一直到了清代以后,“驴皮胶才是阿胶”,这一说法才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清代《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神农本草经读》、《增订伪药条辨》等都载:阿胶应以乌驴皮和阿井水制成,而把牛皮胶当作伪品,现《中国药典》已明确阿胶原料是驴皮,黄明胶是牛皮。

从阿胶的前世今生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中医典籍来看,现在我们所说的牛皮胶(药典中的黄明胶),在古代也是正品阿胶,具有医药价值,并非是很多商场所宣传的只有驴皮阿胶才是正品。

03阿胶的功效如何?

那么,阿胶的功效真的会如宣传的那般,吃了你就是明日之星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医眼中是如何使用阿胶的。

《伤寒论》是最早将阿胶应用到汤剂的古籍,其中提到“治尿血,用猪苓汤,里面有阿胶;治便血,用黄土汤,里面有阿胶;治崩漏、子宫出血,用芎归胶艾汤或温经汤,里面有阿胶;在大黄甘遂汤中,用阿胶来缓解大黄、甘遂过强的活血作用,在黄连阿胶汤中,主要用来养阴,并不用来养血。”

《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坚筋骨,益气止痢,吐血衄血,血淋尿血,无子,水气浮肿”。

从这里可以看出,阿胶在此处最大的作用是养阴,而且是在出血的情况下,才会用到阿胶,并没有将阿胶作为单纯的补血方。

分析完医药古籍对于阿胶的记载,我们再来看看现有的补血名方。

四物汤,没有阿胶;圣愈汤,没有阿胶;当归补血汤,没有阿胶,归脾汤,没有阿胶;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都没阿胶。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在中医眼中,阿胶是在出血导致的血虚情况下使用。

阿胶是有补血作用的,但是除了出血所导致的血虚,其他血虚完全可以用其他更便宜也更合适的药物,不一定非要选用几千块的阿胶。

朋友们,不管做什么,都带上辩证思维,不要盲目的轻信宣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关于阿胶,你还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吧!

不要走开,好书免费领,每天一点点,做更博学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