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脱贫攻坚故事”专栏今天推出峦庄镇汪家沟村脱贫户田金娥讲述她的扶贫故事。

昔日贫困户今日新典型

我叫田金娥,是峦庄镇汪家沟村年脱贫户,生活在蟒岭深处,那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年因为两个孩子上学加之丈夫身体又不好等原因,我们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说实话,我是个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人,当自己被评上贫困户时,我心里五味杂陈,十分矛盾。不愿当吧,家里负担太重,靠我一个劳动力实在难以撑起这个家,也很需要享受党的扶贫好政策。但“贫困户”这顶帽子压得我喘不过气,让我脸上无光。我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干部的帮助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下决心摘掉贫困帽子!挺起腰杆做人!

通过我这几年不懈的努力,去年一年收入10多万元,不但摆脱了贫困,还带动42户乡亲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为了摆脱贫困,我先后到韩城摘花椒、黄陵摘苹果。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的活我都不怕。我去摘花椒一般都从7月底开始,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天热得像火炉一样,手经常被花椒刺扎得血淋淋的,一天下来精疲力尽,能挣到多元钱,摘花椒40多天,我能挣多元。拿到钱的时候,我的眼泪和汗水流在了一起,但为了脱贫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回家刚休息几天,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黄陵摘苹果。我吃苦肯干、待人实诚,当地苹果种植户就鼓动我能带领一些工人去干活,我就在农闲时组织周边群众到黄陵县、礼泉县摘苹果,到新疆、内蒙古拾土豆,平均每年组织务工多人次,户均增收多元。县就业每年还按照我带出去的人数给我元奖补,去年2月,我被县人社局表彰为“优秀劳务带头人”。

年,在农闲时间,我就在周围天麻种植户里打短工,每天能挣到五六十元钱。我看天麻价钱比较好,就萌生了自己也种植天麻的想法。我从亲戚那里借了元钱,加上自己务工攒下的元,买了多包蜜环菌,培育了菌床,第二年3月下了天麻籽,精心管理,本想能大赚一笔,但到了收获的时候,翻开天麻窝,却颗粒无收。我丈夫越翻越生气,就把镢头一扔说:“让你不懂就不要折腾,把家底都搭进去了!”丈夫生气地回家去了,我也傻眼了,一年的辛苦白费了不说,还背上几千元的债务,我心里难过极了,一下子急火攻心病倒了,在医院住了10多天。丈夫反过来安慰我说:“赔就赔了,不要把人放倒了,啥都划不来,咱还是慢慢过着穷日子,大家不都是这样过的吗?”

在住院的日子里,我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那就是缺技术。不行!我也要学技术,别人能成功我为什么不能成功?我把种天麻失败的事告诉了帮扶干部,他立马给我联系了天麻种植专家。在专家指导下,我种植的天麻获得了成功。年专家教我制作了1万多袋蜜环菌,一次就挣了两万六千元,别人挑剩下的,我把它利用到地理,长势非常好,慢慢的我家的日子也就变了个样,当年我就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后,感觉人活得更有底气。

县纪委领导和帮扶干部多次鼓励我进一步做大产业,带动更多人致富。刚开始我家人都不愿意,害怕担风险,自己也有些犹豫。但我想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有干部帮扶,自己又有技术,不去做总有些遗憾。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上干部的帮助下我流转了土地、山林,发展天麻、猪苓、茯苓产业。组织42户群众,成立了丹凤县汪家沟菌药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示范基地,栽种天麻、猪苓、茯苓等药材,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路子。

贫困户王军林丈夫在煤矿务工时腰受伤了,家中还有80岁的老人,两个孩子在上学。她一直在我家务工,这两年她在我的带动下,她自己还种了0窝天麻,一年也能收入到好几万。看到自己能够给乡亲们脱贫致富,提供一些帮助,我心里感到很自豪。

今年2月,我给42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袋蜜环菌,并提供猪苓、茯苓种苗,我精心指导他们种植,组织种植户开展技能培训,以提升他们的种植管护水平,提高天麻种植产量,就这一项,预计户均增收可达一万五千元左右。多少年吃苦受累,一路走来付出了的艰辛和汗水,有时感觉都快要撑不下去了,但在各级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坚持走了过来,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赢得了掌声和荣誉。我深知,脱贫,离不开党的扶贫好政策,更离不开长期以来帮扶党的好干部!精准扶贫让我不但鼓起了腰包,还让我挺直了腰杆。

我经常给我周围的乡亲说,党的政策再好,自己不勤劳努力,不艰苦创业,即使给我们再好的政策,也摆脱不了贫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幸福的日子比蜜甜。

本期监制:樊利仁校对:陈沛坤编辑:田储荣投稿邮箱:dfxwxcb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yzl/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