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五行
人体五脏与五行的关系是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脾胃属土。绝大多数人都缺一种五行气,少数人缺二、三种五行气。如何用食物补充人体五行之气,使身体健康。 1.食之五味与五行 食物五味分为酸、甜、苦、辣、咸,分别归肝、脾、心、肺、肾。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肺(五行金)经:辛味发散性食物(葱姜、白萝卜、胡萝卜、芹菜、柿子、生姜、大葱等)治疗肺气不宣,咳嗽等症状。 肝(五行木)经:酸味食物(乌梅、山渣、小麦、绿豆、赤豆、西瓜、莲子、龙眼等)治疗肝胆脏腑的疾病。 肾(五行水)经:咸味食物(如甲鱼、海藻、禽蛋肉类、桑葚、黑芝麻、枸杞子等)治疗肝肾不足等消耗性疾病。 心(五行火)经: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等治疗心火上炎等症; 脾(五行土)经:甘味补虚性食物(如红枣、蜂王浆、山药、小米、大米、黄豆、薏米、山揸、苹果、大枣)治疗贫血体弱等症状。 我们饮食的五谷杂粮、蔬菜含有五行气。主要食物生命元素中黑米、荞麦、绿豆、冬菇、茶和一些中药含量较高,对身体健康有益,常见饮食微量元素含量(mg/g)见下表。 2.饮食性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与地理环境气候的潮湿多雾有关,以辛辣香驱寒湿。 食物与人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食物在归经上有归心,归脾,归肺,归肾,归肝,归胃,归膀胱,归小肠等;在性质上就有寒性食物,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性味上有酸味食物,苦味食物,甘味食物,咸味食物。 日常用食物调节人体阴阳,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 粮豆类:温性的有面粉、豆油、酒、醋等;平性的有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红豆等;寒性的有小麦、荞麦、大麦、绿豆、豆豉等。 瓜菜类:温性的有生姜、大葱、韭菜、芥子、胡萝卜、香菜等;平性的有山药、白萝卜、甘薯、马铃薯、葫芦、南瓜、西红柿、蘑菇等;寒性的有苋菜、菠萝、白菜、冬瓜、黄瓜、甜瓜、西瓜、竹笋、芋头、茄子等。 水果类:温性的有龙眼、荔枝、连子、核桃、花生、乌梅、杨梅、樱桃、石榴、木瓜、橄榄、李子、栗子、桔子、桃等;平性的有枇杷、葡萄、大枣、青梅、白果、菠萝、苹果等;寒性的有梨、山楂、菱、藕、柑子、柚子、百合、香蕉、甘蔗、柿子等。 水产类:温性有黄鳝、虾、草鱼等;平性的有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 禽类:温性的有羊肉、狗肉、鹿肉、牛肉、鸡肉、羊奶等;平性的有猪肉、鹅肉、鸽肉、牛奶、鸡蛋等;寒性的有兔肉、鸭肉、鸭蛋等。 3.中医药之五行 国家卫健委员会公布的治疗新冠肺炎中药21味中药绝大部份归肺经: 麻黄:肺经、膀胱经,炙甘草:治疗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杏仁:归肺、大肠经,生石膏:肺热喘咳,桂枝:心,肺,膀胱,泽泻:入肾、膀胱经,猪苓:心、脾、胃、肺、肾经,白术: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茯苓:归心、肺、脾、肾经,柴胡:归肝、胆、肺经,黄芩: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姜半夏:痰多咳喘,生姜:辛,微温,紫菀肺经,冬花:肺经,射干:肺经细辛肺、肾经,山药:脾、肺、肾经,枳实:脾、胃、大肠经,陈皮:脾、胃、肺经,藿香:脾、胃、肺经。 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中医药的发展及国际化进程任重道远。 权威期刊《中草药》透露:日本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日本汉方药厂有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0多种。但是此次疫情日本没有开出治疗的方子,说明中医药的根在中国????,日本人只会拿我们老祖宗验证的方子生产制剂赚钱。 加拿大卫生部和部分医生对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的治疗效果产生质疑,并认为部分说明存在“误导”可能!瑞典媒体称:这款号称可以治疗covid-19的中草药,瑞典当局对其进行了检测,在药品里仅发现了薄荷醇。 中医与现代西医对人体和医药的认知不在一个层次。中医对人健康的阴阳五行诊断,是从人的整体系统上、全息信息上、调节层次上去理解生命的健康和疾病。中医的诊疗思想就是养生,保健,治病。上世纪九十年代,有14个国家进行了一个国际研究计划,题目《医学的目的再审查》,就是医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其结论就是现代医学努力找病,发明仪器,发明药物,千方百计地除恶务尽。有些结果是病毒除了,钱也花了不少,人也残了。 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提出“治未病”,其思想主要包括: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疫后防复等防病治病的全过程。而不在于快速地清除病灶,而是提高人的免疫系统能力,达到治疗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谢谢你的阅读??! 东如直觉信息 直觉人皆有之,直觉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有“灵感”和“顿悟”,对未来事物有“预感”“预言”等。能操纵自己潜意识的人,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直觉信息技术可以获取无穷量宇宙能量场和信息场的潜在信息,对身心健康、开发智慧、发展事业都有帮助。 东如直觉信息发表了以下文章与大家分享: 普洱茶的五行 五行-与时俱进 人的健商 直觉与人的潜意识 人与环境-人的适应性 人居环境-室内布置与睡眠 中国传统文化-人居环境场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与人 中国传统文化-气的能量 宇宙法则-绕旋与自旋 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场 《环境决定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yzl/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巴西蘑菇抗肿瘤的食药用菌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