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药六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
1.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1)水肿。本品味甘淡,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常与猪苓、白术、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2)痰饮。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桂枝、白术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 (3)脾虚泄泻。本品健脾渗湿而止泻,适于脾虚湿盛泄泻,常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 (4)心悸,失眠。常与朱砂、远志、酸枣仁等同用。 2.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利湿健脾,功似茯苓。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 (2)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的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 (3)湿痹拘挛。本品渗湿除痹,又能舒筋脉,和挛缓急。 (4)肺痈,肠痈。本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 煎服。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茯苓与薏苡仁功效相似,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用治水湿内停诸证以及脾虚证。但薏苡仁性偏寒凉,善清湿热,并能除痹、消肿排脓,还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肺痈、肠痈等证。而茯苓性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3.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助理不要求)茯苓与猪苓二药,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能健脾补中,养心安神,可治脾虚诸证和心神不安证。 4.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利水作用较强,常与茯苓、猪苓、桂枝等配伍,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如五苓散。 (2)淋证,遗精。本品性寒能泄肾与膀胱之热,而对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我们的最新面授班有: 第67期张博士医考中(西)医郑州封闭营:3.23-4.3 第五期张博士医考小儿推拿班:3.12-3.16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yzl/4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藏匿在陕西的诗意ldquo菇r
- 下一篇文章: 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