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方证分析
郑某,女性,30岁,干部,年12月10日来中医研究院门诊治疗。患者于年3月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尿频症状,每昼夜约13-14次,尿道有烧灼感,尿后且有数滴鲜血,当时诊断为“急性膀胱炎”,虽经治疗,但嗣后每年均有同样的急性发病2-3次;年2月间发作更重,除尿血、尿频、尿痛外,并有发热、脸肿及腰痛症状,尿培养大肠杆菌阳性,诊断为“肾盂肾炎”。经用中西药治疗后虽有好转,但尿频、尿痛、腰痛及脸肿仍不时出现,有时更有头痛及失眠。此外,患者于年因子宫肌瘤做子宫部分切除术,术后月经尚调,但左下腹时有绵绵作痛。体检:脉滑数,舌淡无苔,面色略发晦,血压/68mmHg,心脏正常,肝脾未触及,双肾亦未触得,膀胱位无明显压痛。尿培养大肠杆菌阳性,尿常规有痕迹蛋白,白细胞偶见,诊断为“慢性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及膀胱炎)。中医诊断为劳淋,用清补兼施法治疗。处方:干地黄12g,生黄芪12g,车前子12g,牛膝9g,菊花9g,茯苓9g,泽泻9g,猪苓9g,枸杞12g,陈皮4.5g,甘草9g。上方加减服月余,年1月13复诊,尿频、尿痛明显减轻,但左下腹仍有时绵绵作痛。系有瘀滞之征,遂先后以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以及内托生肌散作汤疏和气血、补虚消瘀,调摄半年后,肾盂肾炎及膀胱炎未再发作。(节选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案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猪苓汤首见于《伤寒论》:“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成无己分析道:“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本方方证要点是: 1.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2.面目浮肿,腰酸腰痛,心烦不眠; 3.舌脉:舌红,苔微黄,脉浮细数。 本方以猪苓为君药,因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以泽泻、茯苓为臣药,因其甘淡,可助猪苓利水渗湿,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以甘寒之滑石,既可利水,又可清热;阿胶滋阴润燥,既可扶助已伤之阴,又可防止诸药渗利过重而伤阴血。五药合用,以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清热养阴,全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正如汪昂在《医方集解》所言:“热上壅,则下不通,下不通则热益上壅;又湿郁则为热,热蒸更为湿,故心烦而呕渴,便秘而发黄也。淡能渗湿,寒能胜热,茯苓甘淡,渗脾肺之湿;猪苓甘淡,泽泻咸寒,泻肾与膀胱之湿;滑石甘淡而寒,体重降火,气轻解肌,通行上下表里之湿;阿胶甘平润滑,以疗烦渴不眠;要使水道通利,则热邪皆从小便下降,而三焦俱清矣”。 猪苓汤与五苓散俱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两方均有猪苓、茯苓、泽泻三药,都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身热口渴等症。但五苓散证的病机为水湿内蕴、膀胱气化不利,常伴见太阳表证、水肿、泄泻、水入即吐、心下痞满、头目眩晕、脉浮数等太阳蓄水之症,治当温阳化气、利水渗湿;而猪苓汤证的病机为水热互结、热伤阴津,除小便不利、身热口渴之症外,常伴见呕吐、腰酸、烦躁、失眠、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症,治当清热利水、滋阴生津。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猪苓汤所含的猪苓多糖能减轻四氯化碳对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脏的损伤,使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防止肝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和结合酸性磷酸酶活力的降低,对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中医将猪苓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以治疗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积水、肝硬化、肝癌腹水、产后尿潴留、肠炎、小儿腹泻、中耳炎、干眼症等疾病。党永隆将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猪苓汤,结果表明猪苓汤对NS有较好疗效;董慧贤使用猪苓汤加味方治疗外科手术后排尿困难,总有效率为80%;赵波采用加味猪苓汤加味方(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牛膝、生黄芪、麦冬、甘草)治疗反复性泌尿系感染,疗效满意;赵萌将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猪苓汤加味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生地黄、山萸肉、山药、党参、黄芪),总有效率为86.7%,结果表明加味猪苓汤可有效缓解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李军体采用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癌尿血患者,结果发现其可以显著改善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可靠;赵伟东采用猪苓汤加减方治疗复发性尿路结石,总有效率为82.5%;张洪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猪苓汤治疗颅脑损伤,疗效满意;张炜用猪苓汤加味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结果中药组在72h内总有效率高达96.4%,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77.8%的总有效率(P0.01)。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yzl/1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经常吃茯苓有什么好处
- 下一篇文章: 考察汉中猪苓考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