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它长得丑,它可是渗湿利水的高手
别看它长得丑,它可是渗湿利水的高手-----猪苓 黑乎乎的外皮,皱缩或有瘤状突起,泥巴疙瘩的模样,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体轻,质硬。这就是猪苓,别名又叫:朱苓、豕零、地乌桃、猪屎苓、猪茯苓、野猪粪等。《本草经集注》记载:“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猪苓长得确实不好看,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味价格不菲、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利水渗湿的中药。01猪苓简介猪苓,许多人可能并不太了解,但说起一字之差的茯苓,大家可就熟悉多了。其实猪苓和茯苓都属于药用真菌,并且都来源于多孔菌科的真菌,入药部位均为菌核。这么一说相信大家就容易理解多了,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别看猪苓长着黑不溜秋的外表,它的断面却是类白色或黄白色的,略显颗粒状,可谓“皮黑肉白”。此外,猪苓气微,味淡。 猪苓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四川、贵州、陕西等地。目前野生资源已越来越少,且猪苓无地上部分,难以寻觅,随着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栽培品的产量已能满足市场及临床的需求。猪苓为多年生真菌,一般经过2个生长季节即可采挖,采挖分春、秋两季进行,挖出后除去泥沙,干燥即得猪苓个。猪苓个经过炮制切片后,就是我们常见的猪苓饮片了。 02猪苓饮片的经验鉴别 猪苓饮片的三个鉴别要点: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厚2~4mm)。 ◆外表皮黑色或棕黑色,密布颗粒状突起,边缘凹凸起伏。 ◆切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性。特点:猪苓水浸数秒钟,不变软,切面立即出现深浅不一的花纹,如下图: 这一特征可甄别由菌柄冒充的假猪苓,遇水变软,无花纹,并有明显的香菇气。 此外,劣猪苓(掺增重粉)的区别在于表面及切面颜色都比正品白,如经硫酸镁(或其他硫酸盐)溶液浸泡后,再进行干燥,以达到增重的目的。这种饮片可在外表皮皱褶处能观察到有无机盐结晶。 ●猪苓的挑选 一般以块大、外皮乌黑、断面色白、体实者为佳。 03猪苓的功效和临床应用猪苓入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味甘,平。主痃疟,利水道。”《本草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用药心法》:“猪苓,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众多古医籍均记载猪苓为利水渗湿的佳品。现行药典记载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可见,猪苓的功效虽然单一,但却是淡渗利湿药中的佼佼者。 在中医临床上,猪苓通常不单味使用,多配伍其他利水渗湿药或清热利湿药使用。《本草求真》记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 经典名方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功用:利水渗湿,养阴清热。 主治:水热互结伤阴证。发热,口渴欲饮,小便不利,或心烦不寐,或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亦治热淋,血淋等。 药师提醒SPRING1、无水湿者忌服。 2、有湿症而肾虚者忌服。 此外,过量服用猪苓可引起尿量过多、口干、烦躁等症状,因此,药师建议猪苓不要自行服用,应在医师的辩证指导下合理应用。 END作者:陈艳红/审核:汪小惠 主编:汪小惠/责编:陈燕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9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偏方部队老军医的家传秘方,一药治危病
- 下一篇文章: 动态新闻省科技特派员苗木花卉服务团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