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教真武汤的条文,那真武汤呢它的条文是在我们这个卷七的第55条以及后面还有一个卷十一的某一条。在开始跟同学讲真武汤之前,我要先跟同学说明一下,就是我教真武汤的方法可能会不太有系统,而且我也不会给同学一个很清楚的辩证点。

我教真武汤的方法,不如是我们假设有一个人叫作真武汤,他是一个行踪神秘的大明星,然后我们有一些关于他的八卦,然后呢我会告诉你说这个大明星他可能个子多高,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平常逛街的时候喜欢去哪家路边摊,他最喜欢什么台湾小吃这样子,讲一些有的没有的关于他的八卦。那或许有一天你走在路边会发现一个人,让你会觉得说,这个人是不是就是那个某某大明星哦,就是可能你会在人群中认出他来。

也就是真武汤它的辨证点其实不是那么好抓,我如果硬给大家一个很死板的框架的话,有的时候反而不太容易用得很顺手,所以不如我来跟同学聊一聊关于真武汤的一些有的没有的事情。那聊久了之后,可能同学在感觉上是一无所获的两堂课之后,会慢慢开发出一种直觉,就是觉得这个病人好像可以用真武汤,就是大概是这样子一个没有把握的把握。

当然真武汤如果是治疗杂病的话就还好,因为真武汤治杂病的时候比较有头绪可以抓,就是所谓的水毒型的体质的人抓起来不会太难。可是如果你是真武汤用来治感冒的时候,就像我们这个7.55条跟后面的11至多少条都是真武汤拿来治感冒,真武汤拿来治感冒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很充分的辨证点可以用。

就是你与其说这个东西是真武汤证,不如说这个东西又不像麻黄汤证,又不像青龙汤证,什么汤证都不像,然后这样就给他吃真武汤算了,有的时候甚至是有一点这样消极的这种消去法的感觉,他本身的真武汤证没有那么明显,所以这个地方先跟同学说明一下。所以我们真武汤就只好用那种比较乱乱教的方法,用一种比较迂回的方式来逼近这个汤。

那要教到真武汤呢,我觉得可以先回忆到一点东西,就是同学上《伤寒论》的方子上到现在了,可能也会上下去。不晓得同学有没有注意到一些小事情,就是《伤寒论》里面啊一个方子多于五六味药的,就是还算有一定的数量的药的方子里面,有一些方子是有甘草的,有一些方子是没有甘草的。

就比如说我们教过的方子里面桂枝汤是有甘草的,麻黄汤是有甘草的,可是五苓散是没有甘草的对不对?那这种有甘草的方子跟没有甘草的方子其实在《伤寒论》里面呢是可以特地拿出来做一个专题来讨论的。就是一个方剂里面有甘草或者没有甘草,其实这个方子里各个药味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太一样的。

就好比说我们会说桂枝汤里面大枣入营,生姜出卫,就好像桂枝汤的药性走在血管里面,有了生姜之后它的药性就能够因为生姜而从血管里面透到血管外面,然后把风邪之气赶出去对不对?这是所谓的生姜帮助桂枝从营分走出到卫分的一个效果。

可是呢,有一个方子跟这个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是蛮像的,叫作黄芪五物汤,黄芪五物汤是治疗血痹的,就是血的麻痹,就好像这个人的手很容易麻,或者有一些虚证的中风也有人用黄芪五物汤的。那黄芪五物汤的结构就是桂枝汤里头没有甘草,然后生姜加倍,然后再加黄芪这味药。

那你说黄芪五物汤跟桂枝汤的走法有没有一样?其实我们在临床上吃这味药,感觉这味药的时候,就会觉得好像在黄芪五物汤里头啊,那个本来在桂枝汤里面那个吃了桂枝汤——如果你用煎剂的话会特别有感觉——那个桂枝进入血分里面的那个药的药性有生姜把它带出来,然后让你变成出汗这种感觉。

在黄芪五物汤那个感觉变得不一样了,好像桂枝这个药性就只走在血分里面,然后生姜就在血分外面做一些生姜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把一些湿气祛除啦,把一些寒气逼散啦,然后就让人觉得好像桂枝跟生姜再也没有连属性的关系了,甚至你可以说是多了一味黄芪在里面,就把桂枝跟生姜两味药的药性遮断了。

如果是在经方的药理学来讲的话,黄芪这味药是走在营分跟卫分之间的,所以加一味黄芪之后,桂枝跟生姜的药性变成两个世界的事情了,就没有那个连属关系了。但是相对来讲,治疗黄汗的桂枝加黄芪汤,那个时候还有连属关系存在,所以就是经方的药味有时候差一味甘草喔,整个药物的排列组合的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

就像是我们才教过的五苓散,它的这个没有甘草就好像那堆药物呢,它都不从中焦来作用。所以五苓散的药物就像是接力赛跑一样,就是白术做白术的事情,把水吸到哪里去,白术跟茯苓一起把水吸掉,然后吸掉以后丢到这边;然后茯苓跟桂枝在膀胱做这个气化的功能;然后用猪苓和茯苓在一起,然后把这个水往上面拉;然后泽泻在往上拉的同时,把一些水里面不要的东西排除掉,所以它的药物的排列组合变得非常活。

就是用了甘草的方剂好像在假设人体有一个看不到的中心轴,然后所有的药物都抓着这个中心轴往四周做事情,可是没有甘草的方剂的时候,这个药物就好象有它自己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这两味成一组,那两位药性成一组,然后每两味药的排列组合都有它自己的意义存在。所以你说甘草这个什么调和诸药的这种,好像药物间的和事佬的药性,其实在经方里面看得还是蛮清楚的。

那又或者像是经方里面有个厥阴病用的方子叫作乌梅丸,乌梅丸里面是有很多大热的药跟大寒的药,可是乌梅丸也是没有甘草的。那它这个没有甘草,研究的人讲说其实经方用甘草往往都是这个药可以从中焦起作用,然后向别的地方延伸的。

可是乌梅丸这个病这个人阴阳离绝,这个人的身体根本已经都没有中焦了,阴跟阳都分裂掉了,那在这个情况下好像要让很热的药去把这个寒气激起来,然后用很冷的药把热气打下去,然后把这个寒跟热重新融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没有中间的区块那个地方可以用的时候也会不用甘草。那就是有些人会在观察说经方里面有用甘草跟没有用甘草的方子喔,它的这个药物的走法是有不同的。

那我们今天要讲的真武汤,在张仲景的使用之下它就是一个没有用甘草的方子,那为什么要说在张仲景的使用之下呢?因为如果我们要说在经方的其他的脉络跟源流,像是陶弘景的《辅行诀》里的这个玄武汤,小玄武汤跟大玄武汤,那他的大玄武汤就是有甘草的,就是有甘草、干姜、人参加到我们现在的真武汤里面,那那样子有甘草、干姜、人参的真武汤的效果大概是真武汤加上半贴理中汤的效果吧,那作用点会变得比较稳定,就好像是确定是用来补中焦的。

可是张仲景的真武汤呢,这个没有甘草的真武汤啊,其实作用起来的确是让人特别能够看到,当一个方剂没有甘草的时候这个方剂的可能性可以有多大。其实这个可能性也可以换一个讲法,就是这个方用起来让人感到有多混乱,就是你不太确定这个方子要做什么了。

那这个真武汤啊,它的能够治的病的种类我觉得的是相当的多,甚至我坦白的说就是,如果是我个人帮别人看病或者开药的经验,我觉得加加减减到今天,恐怕真武汤是我开的最多的方子。

那但是这里有一个但属,那就是因为我能够这么常开真武汤是因为我开到的对象都是我的助教、我的朋友、或者是班上的同学,所以我比较敢开真武汤,因为真武汤药性是非常脆弱的,你可能多喝一口冷水啦或者怎么样,它就会被破功。所以你是开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的话,基本上我不太能够开,因为不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疗效。

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可以关起门来说话的这个学习经方的这个行内人或者是同好的话,那在台湾这个环境,我觉得真武汤是非常常用、非常好用。如果你用杂病的角度来说,就是台湾的人体质是,非常高比例的人是有充分的水毒体质的,那水毒体质的人真武汤大概是对证施药,这是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