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业中医医师必备基础方深度好文
北京皮肤科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中医常用40基础方剂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治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须加以重视。特别是基本方剂,必须熟悉。 1、四君子汤 方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本方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 方剂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本方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 方剂组成: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本方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 方剂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 本方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本方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本方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 方剂组成: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 本方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 方剂组成:滑石、甘草。 本方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9、平胃散 方剂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本方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 10、五苓散 方剂组成: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 本方为利湿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饮水吐逆。无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 11、十枣汤 方剂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本方为泻水主方,用于水饮内停,胸胁满痛。 12、琼玉膏 方剂组成:生地、人参、茯苓、白蜜。 本方为润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气虚干咳者。 13、五仁丸 方剂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 本方为润肠主方,用于津枯大便困难者。 14、白虎汤 方剂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本方为清热主方,用于壮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气阴虚者,可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挟湿者,可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 15、黄连解毒汤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本方为泻火主方,用于三焦积热,狂躁烦心,迫血妄行等症。 16、普济消毒饮 方剂组成:玄参、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陈皮。 本方为清温毒主方,用于大头瘟、咽痛口渴等症。 17、清骨散 方剂组成: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本方为清虚热主方,用于骨蒸劳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 18、三仁汤 方剂组成: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 本方为清化湿热主方,用于湿温身热,胸闷,渴不欲饮。 19、达原饮 方剂组成:厚朴、常山、草果、槟榔、黄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 本方为治湿热瘟疟主方,用于湿浊挟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 20、二陈汤 方剂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 本方为除痰主方,兼能理气,祛湿和中。如顽痰,可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胆虚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 21、消气化痰丸 方剂组成: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瓜蒌仁、黄芩、茯苓。 本方为清痰热主方,用于气火有余,炼液成痰。 22、三子养亲汤 方剂组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本方为平痰喘主方,用于气实痰多,喘满胸闷。 23、保和丸 方剂组成: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本方为消食主方,用于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症。气分郁滞,可与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 24、小活络丹 方剂组成:川乌、草乌、川芎、地龙、胆星、乳香、没药。 本方为活络主方,用于痰湿入络,手足麻木等症。 25、天王补心丹 方剂组成: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 本方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 本人参与兄长张胜兵编辑之《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医门推敲》系列书。京东,淘宝均有售。 26、牛黄清心丸 方剂组成:牛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辰砂。 本方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 27、金锁固精丸 方剂组成: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本方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 28、牡蛎散 方剂组成: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 本方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 29、诃子散 方剂组成:诃子、木香,黄连,甘草。 本方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 30、补中益气汤 方剂组成: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本方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 31、七气汤 方剂组成:厚朴、半夏、茯苓、紫苏、姜、枣。 本方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 32、越鞠丸 方剂组成: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 本方为疏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 33、十灰散 方剂组成: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黄、山栀、棕榈皮、丹皮。 本方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 34、桃仁承气汤 方剂组成: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本方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 35、小柴胡汤 方剂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姜、枣。 本方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 本人现在坐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y/6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5
- 下一篇文章: 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