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一药127泽泻
滑动 这天,青年游医来到一片湖区,他发现这里的村民多患水湿之疾,当地的郎中多选用常见祛湿药茯苓、白术治之,但效果不佳。患者多服药之际有所好转,但见效颇慢,断药后即复发,且疗程长,药费高,患者多不能坚持用药,终成顽疾。 游医认为凡是问题终有解决的办法,他决定留在此地钻研这个顽疾。他想,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不能承担长期治疗的药费而放弃的,找到一种廉价的药材是当务之急。“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他开始研究起本地民间药材,经过数十天的收集,他发现该地盛产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块茎或可利水湿。游医试着采了一些单独煎水给一些患者喝,其中病情较轻者效果很好。而水湿症较重者效果不佳,游医再配以茯苓、白术等其他利水渗湿之品一起煎服,见效颇佳。该法不仅水肿消的快,花费也不多,此药材随处可得。 这一方法也得到了本地郎中的认可,他们请游医为这种药草取名,游医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就依其功效特性而取名泽泻吧。”自此泽泻之名便流传开来。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治疗水湿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桂枝等配用;本品泄水湿,行痰饮,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晕目眩,常与白术等同用;治湿热蕴结之热淋涩痛,常与木通风、车前子等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同用;治疗高血脂症,可与决明子、荷叶、何首乌等药同用。 扁豆薏米猪苓泽泻煲猪骨、老冬瓜鲜荷叶猪苓泽泻鲫鱼汤、美味消脂汤等。 置干燥处,防蛀。 供稿 袁 华 编辑 韩 爽 校对 王加华 审核 顾月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4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小镇迎来重大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