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入药部位

菌核。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相关配伍

1、治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配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2、治脾肾阳虚水肿,可配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

3、治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配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4、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5、治脾虚湿盛泄泻,配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6、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配以人参、白术、甘草,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7、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8、治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配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采收加工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取之浸润后稍蒸,及时切片,晒干;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生用。

炮制方法

1、茯苓:取原药材,大小个分开,浸泡,洗净,润透,稍蒸后趁热切厚片或块,干燥。

2、朱茯苓:取茯苓片,加定量朱砂细粉拌匀。每茯苓kg,用朱砂2kg。

贮藏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性状

完整的茯苓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皱纹和缢缩,有时部分剥落。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习称“茯神块”。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化学成分

本品含β-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另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麦角甾醇等。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4∶1)混合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检查

1、水分:不得过18.0%(通则第二法)。

2、总灰分:不得过2.0%(通则)。

药理作用

茯苓煎剂、糖浆剂、醇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分别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植物种属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植物形态特征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0g。外面有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常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分布区域

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道地产区

茯苓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等省,其他省区大多有裁培生产。销全国并有出口。

生长环境

生于松树根上。

生长见习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性土较适宜生长。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茯苓的生长。

精彩回顾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火麻仁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黄精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酸枣仁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赤小豆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沙棘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枸杞

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为年公示的86种)

课程分享

(备注:组团可优惠)

1.中医药助力健康产业——第二届药食两用健康食品产品开发与生产应用关键技术创新交流会

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合规性研发和质量安全论坛暨配方设计思路与技术评审常见问题研讨会

3.微生物发酵菌种选育、改良及发酵工艺优化技术详解专题研修班

4.食品标签培训班,名额仅限42人

5.乳制品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

图一识别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是多少元
白癜风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zp/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