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20/5777893.html

第期

特色:清热利湿,解表除烦。

性味归经:辛、苦、凉。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外感表证,恶寒发热,胸中烦热闷,虚烦不眠,口舌生疮。

用量:6——15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研究表明:(1)抗动脉硬化作用。(2)调节血脂作用。(3)降血糖,抗氧化作用。(4)扩张血管及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作用。(5)防治骨质疏松,抗肿瘤作用。

应用体会

(1)风寒感冒:可用葱豉桔梗汤。

(2)虚烦不得眠,可用梔子豉汤。

(3)小儿积食,可单用淡豆豉煎服。

(4)小儿丹毒破溃,可焦炒淡豆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涂之。

(5)风热感冒,可用银翘散。

(6)小儿湿温初起,可用藿朴夏苓汤。

(7)虚人风热,产后感冒,可用葱豉汤。

葱白与淡豆豉对比应用:二者均通阳发汗,解表祛邪,用于外感之症。葱白辛温,既能疏散风寒,发汗解肌,又可辛温通阳利窍。如通脉四逆汤。而淡豆豉有两种制法,一为与苏叶、麻黄水浸制者,一为与桑叶,青蒿相制者,前者微温,后者微寒,故前者用于四时感冒,后者用风热感冒,或余热未尽之症。如葱豉汤。

本人临床医案:符某某,女,70岁,工人,海口籍。因胃脘部疼痛月余而于年4月24日就诊。诊时见证:面色萎黄欠华,身体消瘦,胃脘部疼痛,嗳酸嗳气,大便不畅,腹胀,尿正常,舌质红苔厚微黄腻,脉滑。中医辨证:胃脘痛(湿困脾胃)。治法:芳香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克,厚朴15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杏仁12克,白豆蔻10克,薏米30克,猪苓30克,淡豆豉12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复渣。连服4剂后胃脘部无疼痛,无腹胀,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缓,临床痊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