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今日讲述白土镇歇脚店村李修的致富故事

作者:李莎

李修有话说:

收废品不丢人,只要是靠着自己双手挣的钱,总能换来好日子!

旧废品换来新生活

一个馒头,一瓶水,一包方便面,这就是62岁老人李修路上的干粮。

  像往常一样,放好干粮,装好盘秤,发动了三轮车,加起油门出发。每个清晨,村民们还在睡梦中,而李修早已骑上三轮车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今天打算多跑几里地,多走几个村子,多收点废品,卖个好价钱。”李修满是信心地说。

李修挨家挨户吆喝着收废品

  李修的家在白土镇歇脚店村,多年来,一直和儿子一起生活。后来,儿子结婚成家,父子两人靠着四处打零工挣钱,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去。前年,儿子突发疾病,经过手术,命是保住了,可20多万元的手术费用,让李修欠了钱,背了债。

  “日子是艰难,但总会熬出头的。”李修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去年年初,大病医疗报销让李修还了一部分借款,其余的外债得想办法还,儿子要人照顾,李修也走不远,索性就开始收废品挣钱。

  刚开始,李修不懂行情,也抹不开面子。“算不对账,收错东西,甚至连吆喝都喊不出口。”李修说。

  直到两个多月后,李修才摸清了收废品的门道,就是勤跑、多问、多吆喝。

  用李修的话来说,收破烂也是个抢手活,你要起得比别人早,才能收得比别人多。

  每天六点多起床,一天赶三、四十里路,附近的村子里收不到废品,他就往更远的地方去,有时跑着跑着都跑到卢氏县去了。饿了就着馒头和水充饥,有时,遇到好心的村民给他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李修就打心眼里感激。

刘修把收来的旧纸箱搬下车

李修给废品过称

  回到家,李修不能闲着,要把废品分类、打捆。一捆纸箱有十几公斤重,拆箱、压扁、叠放、打捆……单单打一捆就要一个多小时。

  打好捆的废品,全都堆放在房子里,旧天线、饮料瓶、纸箱子、破铜烂铁……李修都一一分类打捆摆放整齐,要攒出一定数量,也要趁价格好的时候再卖掉。

李修的家里堆满了废品

  遇到废品收得多,李修就拉着一车废品,到镇里的废品收购处卖。遇到没有废品收的时候,李修也会偶尔去翻翻垃圾箱,每次都会有收获。“纸箱一斤收三毛,卖四毛。”“废铁一斤收五毛,卖六毛。”收废品的利润很低,李修精打细算,一天下来能卖个三十多块钱,最多的时候也能卖个六七十块钱。

  去年,李修被聘为了河道巡查员。日常巡河期间,他把河岸上、河道里捡拾来的垃圾分类,能卖的他就带回家攒起来。

  年底,靠着每月收废品的一千多元钱收入,加上地里种的猪苓、菖蒲和河道巡查员的收入,李修顺利脱了贫。

  “还得继续干,一直到还清债务,才能松口气。”

  李修计划着再用两三年的时间,把外债还清。再挣了钱,能把家里的几间房子收拾收拾,给孩子们收拾出间像样的房间,大人小孩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收废品不丢人,只要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挣的钱,都是最‘干净’的。”李修那经过风吹日晒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李莎)

这个致富故事有没有打动您?欢迎留言,盼您点Zan,期待您转发!

3月1日起,多彩栾川及县内其他较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将每日推出一名来自我县各村的勤劳致富明星、并分享他们的脱贫故事,欢迎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