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天色还有些暗,生凤村生凤组梅可友家的灯准时亮了起来,夫妻俩简单吃过早饭便带着工具向茶园赶去。

梅可友是地地道道的生凤本地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当过原生凤村的村主任,一干就是12年,生凤村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很了解,卸任村主任后又被村民们推荐为生凤组组长,一直干到现在,村民们很信任他,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主动帮着张罗。早些年带着村民们修过路、修过桥,现在又带着大家发展产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生凤村待了一辈子,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总想着家乡能越建越好,村民们的日子也能越过越美”。

(梅可友往茶园运茶苗)

早在年生凤茶园还处于谋划阶段的时候,梅可友便是几个主要的牵头人之一,他深知生凤村的气候、土壤十分适合茶树生长,自己早些年种过茶叶,也有了一些经验,村上建设茶园是条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好路子。生凤茶园一期规划建设亩,梅可友带头主动将自家15亩耕地流转给了茶园,并积极协调生凤组另外19户村民流转土地亩。从外出考察取经到茶园种上茶苗,每一个环节他都全程参与。

(梅可友与妻子一起在茶园种植茶苗)

去年,茶园开始种植茶苗,由于长期患有冠心病、腰疾,家人们都劝他别去茶园干活,但已是花甲之年的梅可友坚持要去茶园务工。“重活我做不了,栽栽茶苗、浇浇水我还是可以做的,自己村里的脱贫产业,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出一份力”梅可友坚定地说道。妻子拗不过他,便每天陪着他一起去茶园干活。不仅如此,梅可友还积极上门动员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户到茶园务工。目前,生凤组共有12户贫困户到茶园实现了就近务工,人平均日工资元以上。

(梅可友与村民们一起在茶园劳作)

此外,梅可友夫妇还种了0多平米的天麻、猪苓,在他的带动下,生凤组14户贫困户发展天麻、猪苓等特色中药材产业,年底,其中5户收成接近斤、3户收成在至0斤、3户收成在0至00斤、3户收成超过00斤。

(天麻大丰收)

如今的生凤村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好景象,群众的致富热情不断高涨,优良民风正在开枝散叶。梅可友勤劳务实的作风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被村民初步推荐为生凤村第一届乡贤参事会理事。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