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CING

THEMOON

且为人间寄

茯苓

HEART

BEATS

FORU

序言·初识茯苓

皮黑肉白生松根,奇形怪状窟中神。

神话墨客颂异物,专著民间传奇文。

古有云安今罗田,松灵变成多树魂。

伏胎养生不可缺,绛晨更生金翁人。

01

“你认识茯苓吗”

拼音FúLínɡ

英文名PORIA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02

“我想带你走进茯苓”

炮制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斤,用朱砂粉30两)

药性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归经入心、脾、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岂是栽松

待茯苓

且图山色

镇长青

03

“茯苓的功效是什么呢”

功能与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

10~15g

药用价值

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①利尿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自古以来就是利水渗湿要药。

②健脾、止咳、化痰

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睥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③抗癌

茯苓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等。

④利水渗湿(水肿,痰饮)用治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常与泽泻、猪苓等药同用,如五苓散;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若水热互结,阴虚之小便不利、水肿,当与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用治痰饮之目眩心悸,多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宜与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本品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能扶正,利水而不伤正,对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皆予适宜。且通过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又常用治痰饮证。

⑤健脾补中(脾虚诸证)用治脾胃虚弱之倦怠乏力、少食便溏。

⑥宁心安神(心悸不寐)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不寐、健忘。

编辑

徐敬阳

所遇成文余生有歌

您的每一个“点赞”与“在看”都对我们非常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