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不少贫困群众靠着政策的扶持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奔走在脱贫路上,家住洛南县景村镇板桥村村民姚鸿飞就是其中一个。他坚信,今年一定能脱贫。

点击播放视频

每一天,姚鸿飞都要到他的几个香菇大棚里忙碌好几个小时。

景村镇板桥村村民姚鸿飞:“现在棚中要注意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如果温度过高,会出现腐袋现象。最低温度在10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20摄氏度,这样香菇的产量比较好。”

今年53岁的姚鸿飞种植香菇还不到两年时间,但讲起香菇种植技术却一套一套的,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

别看他现在这么阳光自信,三年前,女儿考上了大专,他却因为在建筑的工地打工时不慎跌落导致骨折,没有了收入,父女俩的日子一度难以为继。

景村镇板桥村村民姚鸿飞:“年被评为贫困户之后,心里不美气,觉得不光彩,心想搞些啥产业,把这贫困户的帽子一摘。”

为了摆脱贫困,年7月,姚鸿飞从坡上采回4株野生天麻进行培育。看到别人发展香菇效益不错,他又争取到5万元的贴息贷款,并向亲友借款,建起了四个食用菌大棚,发展香菇1.3万袋。忙碌了半年多时间,到年底,他就挣回了6万块钱。

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年,姚鸿飞又在屋后坡地种植了猪苓和天麻各窝。今年,他又新建了两个养菌棚。每天起早贪黑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十分踏实。

景村镇板桥村村民姚鸿飞:“今年脱贫充满信心,光这食用菌一项能收入4——5万元,还有天麻和猪苓这两项应该能收入成万元。今后打算就是继续发展产业,希望早日过上好日子。”

(记者洛南台陈晓锋冯雪赵晓翔)

编辑:赵悦

责编:刘俊利

识别







































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