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具有疗疾调理或滋补调养的作用,优点是体积小、含药量高、口味润滑、便于服用,一人一方,一人一料,特色明显,疗效肯定,多适用于慢性病和虚证患者等。膏方的用药更是博大精深,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膏方的几种常用中药。

川黄连

川黄连主治: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性寒味苦,属治中焦湿热之要药,与黄芩治上焦湿热、黄柏治下焦湿热一起,常称“三黄”。具有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的功能。

在膏方中,选用川黄连治疗病症较多。如配制半夏、竹茹治呕吐;配吴茱萸治胃痛泛酸;配花粉、知母、生地清胃火,治消渴。川黄连和石斛相配伍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之主要药物。川黄连、黄芩和木香、炮姜炭相配伍是治慢性结肠炎的有效之品。而川黄连与生地、元参、龟板、麦冬一起能治阴虚火旺之神经官能症。

在膏方中,除川黄连、黄芩、黄柏为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外,还有胡黄连、龙胆草、苦参、秦皮等可以选用。

白豆蔻

白豆蔻药理作用: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性温味辛,属调气化湿之要药。具有化湿和胃、行气宽中的功能。

在膏方中,因其气味芳香,易于挥发,故与其他药一起共煎。针对服用膏方患者,如胃纳不佳,口淡乏味,舌苔腻,脉弦或滑,先用开路方时,常把白豆蔻与佩兰、广陈皮、制半夏、炒枳壳、茯苓、太子参等相配。而平时湿重者,在膏方中,也把白豆蔻与其他化湿药一起运用。如湿阻脾胃、消化不良者配制半夏、广陈皮、苍术;胃寒纳少呕恶者配制半夏、生姜、藿香。

在芳香药中与白豆蔻性味相似的缩砂仁,在膏方中也常用,缩砂仁与熟地同用以去其阴柔,黏腻之性。其他还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也为常用之芳香化湿药。

茯苓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性平味甘,属导渗下焦湿浊之要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

在膏方中茯苓配桂枝、白术、甘草治寒湿;配猪苓、滑石、泽泻治湿热;配黄芪、白术、党参治脾虚水湿逗留;配党参、白术、淮山药、扁豆、甘草治脾虚食少便溏;配远志、枣仁治心悸失眠。茯苓与猪苓、薏苡仁、赤小豆一类药配伍,有健脾助运通利水道的作用;与车前子、泽泻、萹蓄草、冬瓜皮一起分利水湿功能较强。

另外,淡渗利水药中金钱草、海金沙、滑石、冬葵子的利水排石功能突出。

秦艽

秦艽功能: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性平味苦辛,属“风药中之润剂”。具有祛风湿、除虚热、退黄疸的功能。

在膏方中,秦艽配伍药物很多,治疗病症较广。如属风湿偏热的关节胀痛,配木瓜、晚蚕砂、赤小豆、防己、生苡仁、泽泻;属风湿偏寒的关节疼痛配防风、羌活、独活、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治虚热则配鳖甲、知母、地骨皮、银软柴胡、白薇、炙乌梅、石斛;治黄疸配茵陈、茯苓、薏苡仁、泽泻。

对于慢性关节疼痛属风湿患者服用膏方可以从病痛不同部位来选择。如风湿在肌肉多见风寒湿痹则选用秦艽、独活、细辛、防风、全当归、川芎、牛膝、杜仲、晚蚕沙等;风湿在经络多见周身痹痛则选秦艽、寻骨风、海桐皮、五加皮、络石藤、海风藤、威灵仙等;若见肢体侧不能自主活动,麻木,伸屈不利则选用秦艽、稀莶草、桑枝、全当归、地黄、川红花、牛膝、地龙;风湿入筋骨多见肢体屈伸不利,关节疼痛,腰酸膝痛,则选石楠叶、徐长卿、落得打、扦扦活、寻骨风、透骨草、泽兰叶、桑寄生、川断、全当归等。

长按指纹识别







































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偏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