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全力打造全国知名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南召县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精深化加工,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塑造知名品牌,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种结构搭配日趋合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不仅为打造全国知名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奠定了基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的“黄金”产业。 8月30日,伏牛山石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南召县举行,来自全国的中药材产业专家、学者齐聚南召,围绕伏牛山石斛产业发展蓝图勾画、资源保护、产品开发、深层研究、市场展望、品牌建设等系列问题展开研讨,对伏牛山石斛产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大大提升伏牛山石斛产业的科技含量,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9月7日至8日,由河南省农业厅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主办,南阳市、南召县农业局承办的全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生产技术培训班又在南召县举办,特邀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高致明、张红瑞为南阳特别是南召的中药材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大户培训《白芨、黄精、艾叶等生产种植技术》《丹参、连翘等栽培技术》等,互动交流、解疑释惑。助力山区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精准脱贫步伐。 在位于南召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内,一排排钢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玻璃瓶,玻璃瓶中繁育的中草药苗绿意盎然。公司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省级中药材组培育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技术“白芨生物组培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得南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年组培育苗万瓶。 主要从事名贵中药材繁育、种植的南召县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树峰说:“中药材是南召的宝贵资源,从事这个中药材种植也就是利用咱们南召这个山区优势,把我们所有的中药材资源挖掘起来,通过公司的组培育苗呀,去带动全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咱们苗木组培的规模已达30多万瓶,多万株,基地种植面积是2万多亩,现在咱们已经种的是多亩,带动板山坪樊楼、马市坪白果树、三圣庵邓村的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白芨等中药材。” 南召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南北多种植物生长,是河南省纯天然中药材资源密集区。该县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和基地建设工作,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种结构搭配日趋合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在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过程中,南召县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高标准建设种植基地,选育名贵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辐射带动,发展20多个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大优化了中药材发展布局。目前已建成小店乡鹰山村0亩辛夷规范化种植基地,乔端镇白河村万亩白芨、重楼、铁皮石斛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皇后乡0亩金银花基地,崔庄乡0亩连翘、柴胡综合种植基地,扶持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多家,入社社员2多户,带动余名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南召县五朵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洪波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做中草药产业已经十年了,对中草药种植经验、技术都比较成熟了,现在种植的中药材已有猪苓、重楼等10个品种,主要是林下种植、原生态种植,带动五朵山周边五个村全部种植中草药,已形成了以五朵山为中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现在又发展白芨驯化棚18个棚,今年能驯化出白芨苗万株,能种植亩地。郝洪波表示对中草药种植的前景十分看好,他想着要结合精准扶贫,把中草药产业在南召县大面积发展起来,做一些实实在在、惠及乡邻的好事,带动乡里乡村共同种植中药材,变他一人富为富一片,带全县。 南召县还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培训、项目倾斜,重点培育支持8个中药材专业示范合作社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协作,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推广绿色道地中药材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种植科学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南召县还依托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在县产业集聚区内建设了中药材加工、开发产业园,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药材精深加工产业链,做强做大中药材精深加工业。先后引进台湾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南召林昌药业有限公司、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中大宏业和王老吉大红袍枸杞饮料公司等龙头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开展辛夷、山茱萸、杜仲、铁皮石斛、枸杞等中药材精深加工,搭建中药材加工产业孵化园,立足“健食药用”的发展导向,开发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形成“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生物制药”的产业链。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利用丹参、银杏、山茱萸、杜仲、天麻等30多种道地中药材,生产植物酵素、益生菌、辛夷制药产品,远销日本、韩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1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里关镇这里有一批勤劳实干勇于脱贫的好
- 下一篇文章: 五里川自强不息脱贫人物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