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耀初心使命必达党员担当西安发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828/4458139.html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百年风华耀初心”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日前启动!本次大型融媒主题报道将聚焦建党百年来的西安元素、西安故事、西安成就,用“红色之路”“使命必达”“信仰的力量”“奋斗永续”四大篇章,鲜活、扎实地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仰。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总支:“新老”结合佑秦岭 秦岭中的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地处周至县境内秦岭主梁北坡,承担保护大熊猫、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一员,而保护区管理局党总支作为保护区中坚力量,新老党员一道坚守着秦岭的生态屏障。 巡护工作最基础,也最重要 初春时节,海拔米的秦岭梁顶风光秀丽,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正背着沉重的行囊穿行在没有路的幽深的山林之间,他们以自身为“点”,画出一条条“线”,编织成生态保护“网”,共同筑牢秦岭的生态保护屏障,他们就是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总支的生态护林员。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的重点保护区,由于地处秦岭腹地,保护区内动植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周至保护区重点是保护秦岭腹地丰富多样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其区域内丰富物种资源及其物种的珍贵基因,保护秦岭北麓地区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完成这些保护工作就离不开野外巡护。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巡护,不仅能掌握林区动植物的动态变化,震慑并打击破坏森林动植物资源的行为,还能收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分布区域、消长规律、受外界干扰程度等资料,有的放矢地改进、完善保护区管理的各项措施。”周保局党总支副书记田文勇表示,野外巡护工作主要是以基层保护站为单位,采取多种措施有效保护以大熊猫和金丝猴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改善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质量,为野生动物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 在许多外行人看来或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实,在保护区巡护可不是在山上随便走走那么简单。过去的护林员,主要职责是护林防火;现在的生态护林员,则集众多职能于一身——山水林田湖草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宣传、生态修复、制止盗猎、乱采滥伐等等。目前,每名护林员每个月要在野外徒步巡护10多天,约60公里,平均每天步行5公里,近程巡护当天可返回住地,远程巡护则需要携带帐篷,风餐露宿3天至7天。 以动物为友 与山川草木为伴 保护区不得不提的是居住在其中的“新伙伴”与“老朋友”,也是秦岭深山里的精灵——野生动物们。据统计,保护区公顷的面积上分布十几个金丝猴种群,是我国金丝猴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还是我国野生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不但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这些“老朋友”,近年还陆续发现了金钱豹、斑羚、鬣羚、黑熊、豹猫、小麂等很多的“新伙伴”,靠的就是布设在群山之中的“森林之眼”——红外线相机。 按照2平方公里的布设要求,区内各重点地区共布设了几百台“眼睛”,工作人员每天背上行囊,带上干粮,穿梭于密林之间,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于山中各处布设红外相机,有些地方较远,晚上只能借宿农家或是搭帐篷宿营,而且往往一去就是好几天。 保护区工作人员陈琛说:“我们定期前往山中更换红外相机电池和收集数据内存卡,回来后仔细研究分析拍摄的每张照片、录制的每段视频,其中不乏大熊猫、金钱豹、金丝猴、羚牛等生活片段,每当此时,我们总是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新人才新技术助力自然保护工作 工作人员春季巡护 近几年,保护区也不断输入着“新血液”,大批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到了这里,全部进入基层各站点,他们为保护区带来了新气象。新来大学生有学林学的、有学动植物的、有学保护的、有学管理的,用他们的专业与热情、奉献与坚守,为保护区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田文勇说,新老结合的化学效应正在迸发,成果一一涌现,建立了秦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完成了《保护区羚牛资源调查》《保护区独叶草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大样地监测》等学术研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近年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安全事件,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社区开展中蜂养殖、猪苓栽培等项目,使保护区居民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保护区工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出现与使用成为了未来保护区发展的强大助力。 “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依靠人力来工作,各种新技术的使用为自然资源保护插上了翅膀,简单说就是‘地上巡护、视频监控、网上管理、空中监测’。”周保局党总支书记高存劳说,尤其是空中监测,给基层配备了数架无人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林区无人机飞行技术,利用无人机对重点地区、偏远地区完成空中监测,达到对辖区全覆盖,有效地节省时间成本,提高了森林资源监管水平,为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双庙子保护站党员乔冰勃: 脚踏实地保护林区的今天 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年出生的乔冰勃被称为保护站的“90后”,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毕业后,成为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双庙子保护站的工作人员。 立足本职工作 做好资源保护 年,乔冰勃本科毕业后选择林业工作,工作之余,乔冰勃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年,他在一起非法运输木材案件中,一边学习林业案件办理流程,一边对该案件进行梳理,仅用4天就完整地完成了整个案件办理工作。 在几年的工作中,乔冰勃练就了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远处驶来的车辆扫一眼就知道是外来的还是区内群众的,通过汽车运行时发出的声响就能辨别是入区的还是出区的,是货车还是汽车。 年,乔冰勃在值班时接到群众线索,在附近道路旁有一只受伤小麂,收到消息后,他立即组织人员救助受伤小麂,待小麂伤愈后放归林区。他常说,检查工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认识林区群众、了解林区群众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林区群众。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中,乔冰勃更是严格履行职责,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一方面对入区人员进行登记,宣传扫黑除恶及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相关知识等,另一方面对出区的车辆严格检查,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他年累计检查车辆约车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 热爱保护事业 服务林区群众 年夏天,保护区组织林区经济调查组,乔冰勃成为其中一员。保护区位于秦岭深处,群众住所分散,且多在半山腰,交通基本靠步行,两户之间的路程有时就需要1个多小时。他跟随调查队伍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完成了保护区小王涧、双庙子、安家岐、厚畛子等区域约户的问卷调查。 年,作为市林业生态产业技术服务队一员,乔冰勃先后在周至县各贫困村开展林业技术服务工作,包括林业政策的宣传工作,猕猴桃、核桃、板栗、猪苓、李子等经济树种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他与服务队通过入户走访、实际调查等方式确定林业技术服务的具体内容,对贫困村现有产业、产业脱贫急需的技术进行培训,3个月期间开展林业生态产业技术扶贫培训约20次,受教育人数约人次。 作为一名热爱林区的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他深刻认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乔冰勃说,这是国家的梦想,也是每一个自然保护区人的梦想,我们正在脚踏实地保护着林区的今天,也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陕汽控股车架厂涂装车间运行班班长侯国庆:发扬工匠精神展现党员担当 3月29日,记者走进陕汽控股车架厂涂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工位上有序操作设备,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运行班班长侯国庆正在开展巡检工作,他主要负责的是车架厂涂装车间关键工作——电泳线的日常巡检和设备维修。 身为一名“85后”,侯国庆是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工作十多年来,他扎根一线,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连续多年绩效考评名列前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干精神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工作中的侯国庆 冲锋在前 为复工复产吹响“冲锋号” 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陕汽作为汽车制造业龙头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当年3月9日生产线即达到满负荷运转,有力带动了相关企业复工复产。陕汽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复工复产,离不开侯国庆这样在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 “电泳线是单位的重点设备,即使在放假停产期间,也必须有人全天24小时值守,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否则,不但会给单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其他环节的生产进度。”侯国庆向记者如是说。 由于厂区和小区都需要封闭管理,侯国庆和班组另一位同事主动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选择留在车间,两人轮班开展电泳线设备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车间里连续值守了7天7夜。不仅如此,他们两人在巡检电泳线的同时,还承担起冲压车间冷却系统巡点检任务,并且负责生产作业区域的前期消杀工作。 “岗位离不开人,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而且是班长,更应该带头给大家当好榜样。”侯国庆如是说。 模范带头 带动工友共同进步 在陕汽,40%以上的一线工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多能工”,而侯国庆正是“多能工”中的佼佼者。陕汽通过对“多能工”的调配使用,有助于从容应对紧张的生产任务,这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至关重要,解决了初期人手不足等问题,产能快速恢复至巅峰状态。 “终身学习非常重要,共产党员要发挥先进性,更需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侯国庆不断学习各方面技能,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电工、钳工、涂装工3个工种的高级工资质,掌握了胜任多项工作的能力。 侯国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班组的工友们共同进步,2名工友取得高级工资质,7名工友成为“多能工”。 精益求精 用不服输“钻”劲提升工艺 年10月的一天,侯国庆在工作中发现,某个部件的总成外观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返工修复。他通过多次分析和排查,不断调整软管的压力,尝试不同喷涂角度,同时,利用软件对加装喷头喷淋效果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合模拟结果仔细调整喷淋角度,最终成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作中,侯国庆还积极为单位降低生产成本。车架厂涂装车间是陕汽消耗能源、物料较大的一个车间,侯国庆对出槽喷淋滴水电导率的量变周期汇总调整,控制新鲜出槽喷淋压力,以及更换槽体的频次,同时强化回收利用环节,使纯水利用率从55%提升到60%,仅这一项,就节约了大量资源,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风扎实、积极主动,这是单位同事对侯国庆的评价。工作中,他严谨认真,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杜绝跑冒滴漏,做到设备巡检“一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提高设备完好使用率。年,涂装车间运行班的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达到%。 工作中,侯国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每月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提升班组工人安全意识,助力实现班组全年零事故,“安全标准化一级”验收一次性通过……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十多年的一线工作中,侯国庆努力发扬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展现党员担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实干为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10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和晒经乡连翘花开幸福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