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水饮类方的秘籍
伤寒论及后世经典中祛水方剂众多,如何快速区分应用?今天老陈以五苓散为基础,陈述常用水饮类经方的应用。 五苓散——真武汤 五苓散的应用指证大家想必都很熟:就是口渴、小便不利。可伴或不伴四肢浮肿、出汗、心下痞、呕吐、发热等兼症。但如果出现下列患者的情况,可以用五苓散吗?男,26岁,全身一直非常怕冷,尤其是后背尤甚,肩部酸困沉重,平时四肢均有水肿(+),两腿站立时无力颤抖,饮水过多则胃脘部有胀满感,胸闷气短,脉沉细,舌淡红,苔水滑。此案有虽有水饮证,但又兼阳虚,而五苓散虽有健脾药,但大方向上还属于驱邪利水剂,故此案应当用真武汤,由此可见:五苓散出现阳虚症状时,可用真武汤。真武汤——栝楼瞿麦丸 由上可知,真武汤证是寒化的五苓散证,那如下医案可用真武汤吗?刘某,女,经常咽喉疼痛,咽干,虽服清热解毒中药,初用可缓解,继续服用则无效。已有2年。现在又发咽喉疼痛1周,查体见扁桃体红肿,咽唾液时疼痛,咽干,欲饮水,但饮后不解渴,饮后即尿,下肢浮肿,手足冷,小腹经常发凉,脉弦细,寸关滑,尺弱。舌边尖红,苔白腻。此案虽有手足冷、小腹凉、尺脉弱、浮肿、小便不利的真武汤证,但其咽喉红肿,舌边尖红,还存在热象,显然真武汤不合适,有的医生可能会在真武汤基础上加一些清热的药物,但实际有金贵要略针对这种情况,就躺着一张现成的方子了,就是栝楼瞿麦丸。刘保和认为此方与真武汤相对应,其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真武汤证若兼热象者,不论是在下还是在上,都可以用栝楼瞿麦丸。五苓散——桂苓甘露饮 上面提到真武汤出现热证的情况,那如果五苓散出现热证该怎么处理呢?女,61岁,失眠4个月,双腿浮肿1月,心烦急躁,夜尿频多,每晚3-4次,尿色黄,涩痛,气味重,平素口干口渴,容易出汗,体型偏胖,舌质淡,苔黄厚腻,中间干,脉沉滑有力。这个的确存在口渴、小便不利、浮肿的五苓散证,但又兼热象,改怎么处理?记得郝万山在讲过五苓散的寒化证为真武汤证,热化证为猪苓汤证,前者我赞同,但后者我认为还得分实热还是虚热,如果是兼实热的,那就是湿热了,猪苓汤不太符合,余研究生之导师曾教导:苔黄腻者,阿胶慎用。况且即便是从病机来看,猪苓汤主要功效是育阴利水,主治水饮兼虚热的病症,而上述医案明显是水饮兼实热,所以用猪苓汤有犯虚虚实实之戒的嫌疑,那用啥方呢?《医方考》中有张方,叫桂苓甘露饮,其组成很简单,就是五苓散加石膏、滑石和寒水石。此方以五苓散利水,用三块“石头”清热,各司其职。五苓散——猪苓汤 猪苓汤主治阴虚有水饮者,但临床上很典型的舌红少苔、手足烦热这些阴虚证较少出现,就猪苓汤证而言,其阴虚多表现在尿道窘迫、排尿困难、尿血、乏力、消瘦、容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病趋势这样的过程,这在临床上是较多见的,这些都可以用猪苓汤,有些医家会增加滑石的用量,并加甘草,合成六一散以增强清热祛湿作用,所以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郝万山把猪苓汤归类为五苓散的热化证了,毕竟少数服从多数。五苓散——春泽汤 还有的人会问了,那如果五苓散证没有明显寒热趋向,但患者倦怠乏力,纳差有正气不足倾向该怎么办,很简单,加党参10g,也就是春泽汤。当然了,从五苓散出发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方证,比如伴面黄、贫血、少腹疼痛、血瘀者,用当归芍药散;伴黄疸者,为茵陈五苓散;若出现胃反,食入吐,无法进食,口渴者,要用茯苓泽泻汤。诸如此类,仍需各位同道一并整理归类。陈军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9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仲景的ldquo救阴法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