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偏方作用大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科疾病,疲乏、感冒、肿瘤及某些药物均可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烧、倦怠、食欲不振及区域性知觉过敏等症状,数日后沿一定的皮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红斑,红斑上有集簇性或散在性的小水疱,呈带状分布。局部显著疼痛为本病的特点,个别患者皮疹消退后疼痛仍顽固不退。 ↓《民间方1.》↓ 番叶冰片治缠腰龙 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患处。 败酱草、马齿苋各15克,茵陈蒿、猪苓、鲜仙人掌各10克,金银花、紫草、大黄、木通各5克。 将上药用水煎煮2次,分别取其药汁,混匀即可。 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民间方3.》↓ 三黄二香散 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5g 上药共研细末,加适量细茶叶泡浓汁,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带状疱疹。 中医杂志 ↓《民间方4.》↓ 豆腐皮治带状疱疹 豆腐皮30克。 焙干研末。麻油调涂。每日1~3次。 治腰、肩、胸胁部疱疹。 ↓《民间方5.》↓ 黄瓜叶治带状疱疹 鲜黄瓜叶克。 捣如泥,涂敷患处,每日2次。 治带状疱疹 ↓《民间方6.》↓ 何氏验方 明雄黄4.5g,生龙骨4.5g,炙蜈蚣1条 上药共研细末,真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 带状疱疹。 《祖传秘方大全》 ↓《民间方7.》↓ 外用蜈蚣粉治火丹 蜈蚣适量。 将蜈蚣置于瓦片上,以文火焙干,研为细粉,加少许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涂搽患处,一般每日3~5次。 解毒,镇痛。用治缠腰火丹。 注:缠腰火丹又名蛇丹。症为皮肤潮红,疱疹簇集,形为索带,蛇行排列。多发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部,故又称缠腰蛇丹;其次为胸肋部、面部。患部先有刺痛,继而出现水泡,大小如黄豆或绿豆,累累如串珠,排列成索带状,基底发红,水泡群之间皮肤正常。水泡液初透明,以后转为浑浊。本病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相当于带状疱疹,宜清热利湿,泻肝火以治其本。 据《四川中医》年第6期介绍:患者刘某,男,18岁。因到河塘游泳,2日后左肋处起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迅即变成水泡,透明澄清,疱壁发亮,周围红晕,患部胀痛,有灼热感,难以忍受。在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以炉甘石洗剂外搽,肌注维生素B6不效。后用蜈蚣粉外搽患处,1日痛减,3日水泡消失,5日结痂痊愈。 ↓《民间方8.》↓ 马齿苋薏米粥 薏米30克,马齿苋30克。 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薏米(薏苡仁)一起加水煮粥,粥熟后加红糖调味。 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推荐:更多带状疱疹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7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功效14类
- 下一篇文章: 太行瞭望听书记讲左权农业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