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middot金陵时节mi
小暑篇·二十四节气 小 暑 小暑时节, 炎热虽已开始,却未达到顶点。 比起久待空调房, 寻一处绿荫,听蝉鸣不休; 喝一碗绿豆汤,赏荷塘月色; 反倒更能生出无限乐趣。 周邦彦曾说,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小暑是“伏”,也可以是“福”。 夏木阴阴,悠然黄昏, 不妨轻摇蒲扇,听一段金陵韵事。 《话说小暑》 朗诵者:谢海燕,南京秦淮朗诵表演艺术协会副秘书长 小暑·金陵话 金陵,六朝古都。 经历过无数兴衰变幻, 最是文人倦客追思怀古的好去处。 青山葱葱、大江湍湍, 作为文学史上的诗国, 金陵留下过众多知名诗词。 与诗词一同留名的,还有金陵方言; 它曾被当做明朝官话,荣极一时。 平仄起落,清芬婉转; 如今听来依旧别有一番风韵。 南京白话:《老南京小暑天吃瓜》小暑·金陵俗 老南京谚云:“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出梅过后正值盛夏, 老南京人认为此日阳光最辣, 晒衣是这天最重要的节俗。 《正德江宁志》载: 六月“六日出筐箧服饰晒之。” 经历了潮湿的梅雨季, 衣服、被子等很容易吸湿上霉、生虫。 将衣物拿到阳光下暴晒, 可除霉清菌,以免损坏。 “晒伏”、“晒霉”便由此而来。 除了晒衣服,晒书也是一桩要紧的事。 不仅藏书人家,一些寺庵的僧尼们, 也会选择此时晾晒经书。 阳光正酣的午后, 守着一堆旧书打嗑睡, 偶尔还有几缕不识字的清风乱翻着书页。 这份惬意,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老南京谚云:“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天气炎热,猫狗容易寄生跳蚤等。 老南京人会将猫儿、狗儿带出门, 送到秦淮河里“洗一洗”, 保护人畜安全。 如今,宠物们待遇大幅提升, 倒是不会露天洗浴了。 老南京谚云:“六月六,赛龙舟” 六月六很多地方都有龙舟的活动。 在南京,有个地方的龙舟颇有特色。 这就是高淳的“砖墙龙舟”。 高淳砖墙镇东濒固城湖,西接水阳江, 境内河沟纵横,赛龙舟的习俗流传甚久。 砖墙龙舟船型狭长,可乘坐26至28人。 文献资料记载, 年6月曾有艘龙舟汇集茅城河, 观众达数万人,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的赛龙舟并非纪念屈原, 而是另一位大人物——郑和。 相传,当年郑和下西洋, 曾调集了不少高淳砖墙一带, 有名的造船木工和划船水手。 龙舟活动由此而来。 六月初四, 龙舟装饰就绪。 龙头傲、龙尾翘、魁星斗旗船中立, 很是花哨。 六月初五, 龙船需先划向东方“朝水”讨好兆头, (俗称东方是青龙头)。 接着给邻近村庄及单位送“龙舟”观赏, 名为“试舟”。 观赏的人需在河边燃放鞭炮、赠送礼品, 迎接龙舟。 六月初六, 轻舟荡漾,竞赛开始。 司鼓手即兴编词领唱“龙船号子”, 划船的接腔应和。 白浪随船头同翻滚,划桨与鼓声齐起落。 河中,龙船犹如蛟龙出海, 河岸,观众如潮水涌动。 正应俗语: “舟上人拼掉了命,岸上人挤破了伞。” 这项竞技活动, 如今已被列入南京市级非遗名录。 南京民歌:《赛龙舟》 小暑·金陵食 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肉嫩味鲜、刺少,营养价值甚高。老南京讲究在小暑时节吃黄鳝,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小暑进食黄鳝能“养阳”,可起到调节脏腑的作用。 在南京非遗技艺——江苏酒家京苏大菜烹制技艺,就有一道菜的用到了黄鳝。这就是名菜“炖生敲”。 袁枚《随园食单》中曾有记载:“南京厨者辄制鳝为炭,殊不可解”。意思是说南京的厨师总是把黄鳝炸成银灰色的木炭一般,实在不能理解。 其实这是因为此菜在制作过程中,需将鳝鱼水份基本炸干,再加以肉汤炯制,才能达到酥而含卤,入口即化的口感。因其传统制法是将黄鳝活杀去骨后,用木棍或刀背敲击鳝肉,使其肉质松散,故名生敲。 年,年仅23岁的胡长龄为少帅张学良主理四桌雁翅双烤席,一鸣惊人。少帅为此专门接见与他,于右任更是惠赠的“肴香”二字。胡长龄先生凭借着惊人的厨艺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复原了很多失传已久的名菜,“炖生敲”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岁月流逝,很多年轻人对此菜已鲜有知晓。去年,一档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又让这道南京名菜这次登上热搜榜。 小暑食藕 南京水多、湖多,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治血虚失眠。 喝粥养生 高温天,人们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此时多喝点汤粥,不仅可以预防中暑,还可增进食欲。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食用。 小暑·金陵事 在南京,吃京苏大菜最地道的地方,当属百年老店“江苏酒家”。 江苏酒家的故事,源于一场集体跳槽。年,南京城另一家老字号“六华春”,有四位响当当的名厨:炉灶泰斗田文富、案板名师吴金生、冷碟巨匠高长海、点心状元尹长贵。四人思量着复兴传统京苏菜,一拍即合,遂集体辞职组建新馆。 新店名为“义记复兴菜馆”。店门正额“义记复兴”相传由名厨尹长贵题写,两侧楹柱分别题书“京苏大菜,维扬细点”八字。可见雄心。 老饕们闻讯慕名而来,大师们也不负众望。在继承传统菜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不少名菜名点。诸如:炖生敲、炖菜核、清炖鸡孚、叉烤鳜鱼、叉烤鸭、茼蒿烧卖等。一时间,上溯九江,下至申沪,轰动效应迭现报章。民国要员、文人墨客、商贾巨富对其推崇备至。 身兼书法家和美食家的著名教授胡小石、吴白甸先生几乎成了常客。胡小石偏爱这里的贡淡炖海参、熏猪脑仁、清炒鸭舌、烩鸡腰等特色菜。吴白甸教授垂青炖生敲、熏盐水鸭、萝卜丝酥饼。上新河木行富商则对尹长贵研制的冬瓜烧卖等点心赞不绝口。 当年一位富商曾经在此设宴20多席,店堂摆不下,只好将余下的酒席设到店旁的马路上,虽然有失观瞻,但氛围却十分融洽,一时竟传为美谈。 年,当代著名烹饪大师胡长龄从“六华春”调至义记复兴菜馆主持工作,为了突出菜馆的京苏帮口特色,更名为“江苏酒家”。 目前,江苏酒家京苏大菜烹制技艺先后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暑时节文化菜单 本期联盟单位 南京市文化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品 这里是南京市公共文化的荟萃地 愿你能徜徉在文化和艺术之美中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3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阿坝曾明富精准扶贫路上的带头人筑梦7
- 下一篇文章: 新粳稻价格多少钱一斤稻谷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