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见面不洗头,怎么做朋友
我家里囤着各种洗发产品,除了觉得洗发水常换更有益之外,也是对不同的产品充满好奇。可惜我只有一个脑袋啊,试用的进度比想象中的要慢。创业的事情也牵扯了我的一些精力。不过在大家的督促下,这周日我(终于)要更新一篇关于洗发水的测评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刚好我的好友Flora研究了一下古代人怎么保养头发,读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在忙碌的工作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小乐趣,也都能够给自己多一点的呵护。就像Flora说的,只有珍视自己的人,才能在别人那里得到珍视。 愿我们都拥有干净的头发和明媚的笑容。天天开心哦~ 作者:Flora 现在常能看到一种分类法,把朋友分成“不洗头可以见的”和“洗了头才能见的”,说实话我是挺困惑的。现在大家头发又不长,又有好的洗发产品和吹风机,洗个头非常容易。那么在这些都还没出现的古代,古人岂不都是“不洗头之交”了?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不能轻易剪的。于是洗头梳头变成了特别麻烦的事情。可是古人却从不偷懒,三日一洗头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尤其是探望朋友之前,洗澡洗头,是一件对人表示尊重的事情。 《礼记·玉藻》里提到的洗头是一种非常完整的仪式:“沐稷(jì)而靧(huì)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jì)进羞,工乃升歌。”洗头要用一种叫稷的谷物煮的水,洗脸用高粱水。洗头时用椫栉——一种比较硬的木头梳头去垢;洗干净后要用椫栉——象牙做的梳子避免伤发。等到头发干了,端上小酒小菜,众人一起吃喝,乐工还要在一旁弹琴唱歌,安逸得不得了。 古人很早就研发出了各种洗头的产品,比如汉文帝的皇后窦氏年轻时家贫,向邻居讨要淘米水来给弟弟洗头;民间用皂角、无患子、木槿叶、茶籽油等植物煎水洗发,有钱人家用加了香料的猪苓;《红楼梦》里,袭人给芳官取了一瓶花露油、鸡蛋、香皂、头绳,让她洗头去。可见除了洗发,古人就已经有了护发的意识。鸡蛋清和花露油就是过去的护发产品。 鸡蛋清是在洗发时,当做护发素一样敷在头发上,再洗掉的。而花露油则是要在洗发后,浸在梳子上,一下一下梳到头发里,“向晚妆台一饷,又融入犀梳栊双髻。梦醒余香,绿鬟犹腻。”尤维熊的《咏花露》写女子睡前坐在妆台前,拿花露油梳头,往往要花去一顿饭的时间。直到香味沁入发丝,头发也润泽光亮。睡醒的时候,香味还没散去,头发依然油亮健康的。 勤梳头,利用梳头去除头皮上的脏东西和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保养头发的好办法。古人懂得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梳子,洗发时用硬梳,湿发用象牙梳,保养头皮用较软的木梳,清理发丝用篦子,从而达到保健头发的目的。 《清宫医案》中收载了一个专为慈禧太后而设的美发干洗方,名曰“香发散”。注意,是干洗哦,这又把美发运动推动了一大步。这个方子是把玫瑰花、零陵香、檀香、公丁香、大黄、丹皮、细辛、苏合油等磨成细末,用苏合香油拌合,晾干,再研细面,使用时将药粉掺匀于发上,不必水洗,直接用密梳篦去即可。据说久用可使落发重生,至老不白。 据说从药理配伍上看,这个方子是可以试一试的,零陵香、檀香、丁香、白芷、玫瑰花、细辛、苏合油及辛夷均为芳香之品,具有开窍通络、辟秽除臭、温养毛发之功效。而白芷、细辛、辛夷还兼具祛风止痛、祛湿止痒之功效;丹皮、大黄能清热活血,又能抑菌、杀菌,诸药合用可达到洁发止痒、香发护发的效果。 不光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洗发秘诀,外国人也有。在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种坚果,拿来榨出的油,可以保养头发。这种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植物成分是克丘亚原始部落女性拥有浓密、亮泽秀发的秘诀,也是她们珍而重之的恩物。保持清洁并追求美丽真的是不分时间、地域、种族。对于自己的所有付出,不仅自己能够感受到,别人也看得到。 自古人们就知道头发保养的重要性。现代人虽然不至于每次洗头都“进禨进羞,工乃升歌”,但珍视和保养好自己的头发,会让你在别人眼中,也成为值得珍视的人。 所以每次即使和最亲近的闺蜜见面,我都会好好洗头。因为我知道她肯定也不想跟一个满头油乎乎的姑娘一起走在大街上。所谓好朋友,不就是要互相督促着做个干净而漂亮的人么? Flora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2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适合用中药洗发吗
- 下一篇文章: 解锁如懿和魏璎珞护发法宝原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