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宁陕,你猜猜他来干啥
4月28日,在中办的协调下,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带领湖北梦阳药业公司董事长张敏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到四亩地镇调研猪苓种植情况。 在四亩地镇严加坪村,黄璐琦一行来到坡地、平地等不同种植环境的猪苓种植基地,查看猪苓生长环境,与猪苓种植户交谈,询问猪苓种源及其价格、资金和劳力投入、销售和收益等情况,挖开1至4年等不同生长期的猪苓,仔细查看土壤、水分、菌棒及猪苓长势,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猪苓,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带回去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检测。随行专家也从气候、海拔、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以及猪苓的色泽和品质等方面,介绍了宁陕猪苓的种植过程、特色和优势。 同时,黄璐琦、张敏一行还走进恒亮养蜂专业合作社、四亩地荣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五味子种植基地、罗家沟板栗复合经济园区和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查看当地中蜂、五味子、天麻、丹参、林麝等种植、养殖情况。 随后,在四亩地镇召开的座谈会上,梦阳药业公司与宁陕县初步达成了将该县作为药业公司猪苓种源基地建设的合作意向。 黄璐琦在讲话中指出了宁陕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几大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势。宁陕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很适合种植中药材。二是种植基础好。宁陕在年就开始种植猪苓,每个镇都有一定规模。三是中药材品种到位。猪苓、天麻、茯苓、重楼、丹参、林麝等均有一定基础,品种多样。因此,他指出在宁陕“八个一批”脱贫措施中,中药材种植产业应该是首选,应该作为产业脱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并以此建立产业脱贫的长效机制。 就当前我县如何发展好中药材产业,黄璐琦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普查。由中医科学院安排人员,对宁陕中药材品种、特色及品质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察,摸清家底。二是抓好规划。对于哪一个区域、哪一个镇、哪一海拔高度、哪一种土质适合种什么药材、种植多少,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减少盲目性。三是要树立品牌。要秉承科学的态度、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种植,保证质量,并长期坚持下去,以过硬的质量和标准树立起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四是要尽快建立规范化的中原繁殖基地,解决好猪苓、天麻等缺种源的问题,为全县大规模种植奠定基础。五是要抓好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给予资金扶持,提高群众中药材种植技术和能力。六是要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更多群众种植中药材,增加经济收入,充分挖掘生态资源潜力。 张敏在讲话中指出,湖北梦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以猪苓为单一品种的纯中药企业,一直以来专注于肿瘤领域。宁陕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和良好的中药材种植基础,通过企业引领把这个产业做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梦阳药业公司是最有条件来做的。张敏表示愿意与宁陕就猪苓、天麻等中药材长期开展合作,把猪苓、天麻、茯苓等有较高价值的药材发扬光大,同时为宁陕的脱贫事业尽一份责任。他表示,除了将我县作为猪苓种源基地,随着后期研究的深入,市场销路的拓展,产品销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下降,将在宁陕建立猪苓等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建设初加工饮片企业,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向征阳) 黄璐琦院士简介 年3月生,江西上饶婺源人。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 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年起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务院中医学、中药学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副主编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 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十大名方,传承千年,家家需要,赶紧
- 下一篇文章: 产学研政代表论道猪苓猪苓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