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是野生的茯苓错了,快纠正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www.znlvye.com/ 土茯苓是野生的茯苓?错了,快纠正! 作者:予禾 土茯苓不是野生茯苓 最近我发现许多人把土茯苓当茯苓来用了,还以为土茯苓就是野生的茯苓,经常煲汤给孩子吃。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快点把予禾写的这篇茯苓与土茯苓的区别看完,不要将土茯苓当茯苓来用了。 它们差异很大 茯苓和土茯苓名字虽然是多了一个“土”字,所以导致很多老百姓以为土茯苓就是野生的茯苓吧!实际上,茯苓与土茯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材,无论是形状还是药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茯苓 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湿药,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它的健脾功能。它为什么健脾功能那么好呢?就是因为它能利水渗湿,且渗中兼补,性平不偏,能健脾胃,安心神。它归脾、心、肾三经。“性平不偏”的意思就是不寒不热,不温不凉,性子很平和。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健脾止泻方剂参苓白术散中,茯苓是君药之一;在健脾基础方四君子汤中,茯苓也是四君之一;还有被誉为“千古第一祛湿方”的苓桂术甘汤也是以茯苓为君药;此外,但凡带健脾养胃或利水渗湿功能的方子里都会带上茯苓,如实脾饮、启膈散、桂枝茯苓丸、五苓散、猪苓汤、六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等,茯苓的运用是真的广泛。据中药界的专业统计,在所有中药中,全年用量和销量最大的就是茯苓了。 茯苓长啥样 那茯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株植物?说专业一点,茯苓并不是植物,它是菌,就是叫茯苓科真菌生长而成的干燥菌核,样子是圆滚滚的,和猴头菇有几分相似,但它是实的,像我们的大圆红薯。加工后就切成了白白小方块。它的种植过程和种植香菇木耳等菌类非常相似,需要用到木头为基材。在中药里面,有一味和茯苓非常接近的药,就是茯神,茯神和茯苓就非常相近了,茯神的特点就是茯苓菌中抱松根而生的,所以它的功效相比茯苓在宁心安神上更胜一筹。所以在方剂归脾丸中,我们经常会配用茯神,加强健脾宁心的功效。 那,土茯苓是什么 土茯苓就不一样,它就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块茎。它的生长环境很广泛,干旱或荫蔽的地方都能生长,砂土、黏土、红土、黑土它也能生长,我家乡的山上就长这种土茯苓,但是土壤偏干硬,特别难挖。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偏凉。归经上来说,它是归肝经和胃经。重点来了,它的功用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最出名的莫过于用于治疗梅毒。所以药物归类时,土茯苓是归为清热解毒药,善治湿疮、湿痒、能接梅疮之毒和汞毒,为治疗梅毒之专药。也可以治疗因湿导致的淋浊、带下、脚气、湿疹以及用于跌打损伤的关节疼痛等等。在方剂运用中,土茯苓在治疗杨梅毒的方剂中常作君药使用,比如拔毒膏、百效饮、茯苓汤等,主要用的就是土茯苓的解毒功能。 土茯苓植物 土茯苓块茎 它们不一样 读到这里,您是不是看明白了,茯苓和土茯苓果然不一样,一个是菌,一个是植物块茎;一个可以健脾渗湿、养心安神,一个可以解梅疮之毒,祛湿利关节,要说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祛湿。所以在用于选用健脾药的时候,我们通常用的是茯苓,而不是土茯苓。土茯苓可通利关节,利水祛湿,但它最核心的是:解毒。 有关茯苓的几个日常运用 最后附上三个茯苓的日常煲汤方,供大家参考: 1.四君子健脾汤:茯苓6克党参6克白术6克干草3克,可以炖瘦肉水、排骨、鸡汤均可。这是最基础的健脾方了。 2.五行健脾汤:茯苓6克莲子6克芡实6克薏仁6克怀山药6克,如果有心火,莲子不要去心,如果易拉肚子的,可以把薏仁微炒后再煲汤或煮茶水,如果脾胃消化不好的,可以考虑多喝汤水,少吃肉渣。 3.淮山茯苓薏仁糕:爱做糕糕点点给孩子吃的,考虑一下这款糕点,用怀山药粉克,茯苓粉克,薏苡仁粉克,加上点50克红枣陈皮碎,这样做出来的糕点对健脾胃无疑是相当好的。 中药虽好,用药要谨慎,读完此文,首先不能把土茯苓当茯苓来用了。再者就是,当你不确定药味的功能和禁忌时,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规范用药哦。 予禾原创不易,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jd/11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土茯苓的营养成分功效注意事项和食用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