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纠错医案一则
张某,男,51岁。初诊日期年1月8日。 主诉:夜尿增多5年。 现病史:近5年夜尿3~4次,影响睡眠。西医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时有左偏头疼,头晕,出汗不多,咽有白粘痰,咽痛,口苦,不喜凉饮,大便时稀时干,无口渴。舌体胖大,齿痕重。脉弦。 辨证:辨六经为厥阴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方药:柴胡12g,黄芩10g,桂枝10g,生龙牡各15g,干姜12g,天花粉10g,炙甘草6,当归10,白芍10,川芎6,茯苓20,苍术15,泽泻15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排尿症状改善,但是咽部症状加重,痰不易咳出。考虑六经辨证有误,重新辨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方证加减。 方药:猪苓10g,茯苓20g,泽泻12g,苍术20g,桂枝6g,桔梗30g,生甘草10g,姜半夏20g,陈皮30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三诊:咽部疼痛减轻,但是仍然觉得不适,痰比以前容易咳出,口苦减轻。大便较以前成形,但仍然粘。夜尿1~2次。辨证同前,方药:猪苓10g,茯苓30g,泽泻18g,苍术30g,桂枝10g,桔梗10g,炙甘草10g,姜半夏30g,陈皮30g,生意米30g,厚朴15g,杏仁10g,白豆蔻10g。 四诊:夜尿1次,晨起仍有咳痰但较前明显减少且易咳出。患者自己比较满意,自知因每日抽烟喝酒,导致咽部不适和咳痰不容易根除。患者既往夜间几乎每隔一个多小时就要小便一次,现在夜尿一次不再严重影响睡眠了。对疗效满意,因为患者一直偏向于针灸治疗,一开始并未打算服用药物,在针灸科医生建议下尝试汤药,体会到了针药结合疗效大于单纯针灸。后续继续针灸治疗。 分析: 该患者是男科和针灸科的共同会诊病例,针灸科的王旭医生从事针灸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但也体会到一些偏于内科的疾病,单纯针灸治疗效果有待改善。因此近一年多开始系统学习胡冯经方体系,并尝试临床应用,取得了不俗的疗效。笔者根据口苦、咽痛,以及头晕、夜尿多、舌体胖大有齿痕、脉弦等信息,判断病机是半表半里的上热下寒、寒久化热,且伴有血虚水盛,辨为厥阴太阴合病,使用柴桂姜合当归芍药散这个胡老冯老最常用的合方,根据以往经验认为疗效应当显著。但用药后虽然夜尿减少,水饮症状减轻,但咽痛加重,痰反难以咳出。可见辨证有误,疗效是检验辨证是否准确的标准,冯老常提到这句话。 重新辨证,王旭医生考虑五苓散证,且疗效显著。笔者重新分析,头痛头晕考虑有表证;小便不利、白粘痰、舌润齿痕明显提示太阴水湿;咽痛、口苦可能容易辨为少阳,但无胸胁苦满、纳差、往来寒热等,故此口苦咽痛可以考虑水饮日久化热。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五苓散证加减,合桔梗甘草汤增加化痰效果,加半夏陈皮增加祛饮作用,有后世治疗寒痰的名方二陈汤的方义。 笔者陷入惯性思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根据口苦咽痛,径自考虑柴胡剂,虽然也考虑到了阴证痰饮水湿明显,方药里面不乏化饮温太阴之药。但先辨六经,六经大方向错了,虽然药证没有什么错误,效果仍然受到影响。该患者夜尿多、痰多是主要症状,口苦只是饮邪化热的表现,也可能是患者表述不准确,冯世纶教授临床实际中也注重鉴别患者描述的口苦症状是否准确,而且口苦也不一定是少阳,里热上壅也可以口苦,阳明里热或饮邪化热均存在口苦的可能性。笔者过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7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鹅口疮rdquo发热
- 下一篇文章: 试论古代治ldquo伤寒学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