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消渴文蛤散,五苓散,猪苓汤
消渴七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水盛土湿,火升而刑肺也。文蛤散利水而泻湿,止渴而清烦也。 《伤寒》: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文蛤散证,即五苓散证之轻者。上燥下湿,故意欲饮水而反不渴,其渴欲饮水不止,实非真渴也。 1 本条湿盛火逆,火刑肺金,肺燥之渴。文蛤散,利水泻湿,以止渴也。 因湿而火升而作渴,湿渴区别于燥渴,湿渴者,渴不能饮,燥渴者,渴而能饮。 2 《伤寒》太阳四十三,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374页。 消渴八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饮”。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以有停水在内,两水莫容,是以吐出。五苓散,二苓、泽泻,利水而泻湿,白术、桂枝,燥土而疏木也。 1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水逆者,水不下利,上逆而吐也。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此为湿渴。此是外感,因有里湿,故见湿渴。 2 《伤寒》太阳四十—,五苓散证。五苓散,利尿泄湿,汗出表解渴也止。373页 消渴小便不利九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在“痰饮”。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湿盛于下,火升而不降也。宜利小便以泻下焦之湿,发汗以泻上焦之湿。五苓散上下渗泻,使湿淫尽化汗溺而去,止湿盛发渴之神方也。(人参白虎证,是燥盛作渴,文蛤、五苓、猪苓证,是湿盛作渴) 1 脉浮,小便不利,水无泄路,此为湿盛,湿盛火逆,则见微热消渴,宜利小便发汗,以泻湿气。 2 《伤寒》太阳七十一,已是发汗之后。虽见脉浮,已无外感之事,此脉浮者,湿盛不泄,经气郁阻,不能外达也。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是湿盛,火逆则热微上渴,湿盛木郁,则小便利,湿泻则渴与小便俱解。380页 3 人参白虎之燥渴,区别于五苓,文蛤,猪苓之湿渴。湿渴者,湿盛火升也。燥渴能饮,湿渴不能饮。 消渴小便不利十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 1 脉浮发热,小便不利,则知此为湿盛,渴欲饮水,此为湿渴;湿盛于下,阳气郁格,不能内交,故脉浮发热。猪苓汤,利尿而泄湿,滋木而清风。 2 此为《伤寒》阳明五十六,若下后阳败土湿,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宜猪苓汤。409页 按;此与消渴六是一条提纲,本卷分论者,是以燥渴而区别于湿渴。 附;吕东医案,女性尿道炎 高某,女,37岁,2020年4月,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小便带血,病发半天即来诊,刻下见证,病人口渴,小便5分钟一次,尿不净,淋漓痛涩,小便带血,舌淡苔薄白,脉弦,经脉诊合参,诊断为阳明病湿盛,给予猪苓汤加减治疗,1剂后血尿消失,3剂后诸症皆愈。此病西医诊断为尿道炎,笔者在临床经常使用此方,尤其是对久治不愈的尿道炎(反复输液而又发作者)有奇效,即可快速治愈,又不易复发。 论;湿盛木陷,则见脉弦,木陷生风,风燥亡津,故见口渴。木陷则疏泄,膀胱湿热,则热闭不通,木郁之疏泄与膀胱之热闭互搏,故见尿急,频数而痛涩。热闭不通,木郁强泄,则小便带血。膀胱湿热,故为现代论之炎症。本病病发半天即来就诊,3付即愈。余推测是不是患者饮食生冷寒凉,导致阳明之阳伤,太阴之湿盛,湿盛木郁,故见上渴下淋也。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5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季咳嗽多发,ldquo实咳rdq
- 下一篇文章: 用药谚语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