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顺畅这个是病,得治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很多人认为小便不顺畅是少喝水造成的,那有没可能不是这个原因呢? 今天,紫菀花给大家介绍四个治疗“小便不利”的中医名方,同时为你揭示小便不顺畅的真相。 小便不顺畅,中医术语叫做“小便不利”,是指小便短少或尿出不畅,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其病变与肾和膀胱有关。 四个方剂均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都是经方! 这四个方子都能治疗小便不利,但如何使用,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方子,则需要仔细辨证。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地讲。 1、五苓散 五苓散证有两个条辨:一个是“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另一个是“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这两个条辨在症状上虽略有不同,但均由停水所引起。 第一个条辨,是太阳病发汗后所形成的变证。也就是说太阳病治疗得不够彻底,结果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发汗后,仍见脉浮,身有微热,说明仍有部分外邪羁留于表;同时,外邪循太阳经脉入里,引起膀胱气化失职,水道失调,邪热与水互结在下焦膀胱,形成太阳膀胱蓄水证,导致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简言之,外有表邪不解,内有水蓄膀胱,属于表里同病。 第二个条辨,是先因膀胱气化失职,水停于胃,后有津不上输,故口渴;水隔在中焦,饮水则拒而不纳,故水入则吐,称之为“水逆”。病机上亦为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故亦用五苓散化气利小便以泄水,水去,则渴与呕吐自愈。 五苓散方原文:“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即米汤)和服方寸匕(一方寸匕约折合为1.5~1.8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此方用药五味,以苓为主,共为散剂,故名五苓散。方中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白术健脾行水;桂枝通阳化气,兼以解表,共奏化气行水、通里达表之功。此方虽为表里同治之剂,但其主治重点在于化气行水,而不必拘于表证之有无。 此方制成散剂,取其迅速发散、易发挥药效之意,临床亦可改为汤剂。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凡与膀胱气化不利有关的疾病,对其加减使用,每获良效。如急慢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崩症、心包积液、脑积水、美尼尔综合征、青光眼、视网膜水肿、肝硬化腹水、关节腔积液等,症见小便不利、口渴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者均可使用。 比如说你刚做完运动,出了一身大汗,非常口渴,于是咕咚咕咚地给自己猛灌水,牛饮,豪饮,这一下子就能让你得到五苓散证! 2、猪苓汤 猪苓汤证也有两个条辨。 先看第一个条辨:“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条辨的病机为阳明病误下后,热不能尽除,余热犹存,故脉浮发热;热存津伤,热邪又与水互结,蓄于下焦膀胱,以致膀胱气化不行,气不化津,故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用猪苓汤可清热养阴,通利小便。 再看第二个条辨:“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此条辨的病机是少阴阴虚,邪从热化,阴虚有热,水热互结于下焦所造成的小便不利,也是跟膀胱气化不利有关。 猪苓汤方原文:“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苓汤方,也是仅有五味药,但用药精当,配伍严密,故临床运用一般谨守原方。方中猪苓、茯苓入肾、膀胱二经,猪苓甘淡微苦,苦以泄热,甘淡利湿;茯苓渗湿利水;泽泻宣泄肾浊;滑石甘寒而滑,善清下焦之邪热而利小便;阿胶甘咸,滋阴润燥,且具止血功效(注:尿路结石的石头,有时会划破输尿管造成出血)。五药合用,渗水利湿与清热养阴并进,则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解。此方以通利小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 猪苓汤临床应用于小便不利、口渴欲饮、阴虚有热的证候,凡辨证为水热互结伤阴的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石、尿路结石、尿赤、黄疸、淋证等病症,用猪苓汤均可取效。猪苓汤证的舌质多为舌红、舌绛,苔少或无,或薄黄,或黄腻;脉多细数,或兼弦、沉、滑等。请注意此证的舌质与五苓散证的舌质是不同的,一个是热象,一个是寒象。 我们顺带说一下结石症。有些地区,喝的水里面,石灰质比较重,这些地区的人们就比较容易得结石症。另外,平时吃东西比较咸的人,比如住在海边的人,吃海盐、海产品较多,也容易得结石症。而内陆吃湖盐的地区,尤其在青海吃青盐的人们,就很少得结石症。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五苓散证和猪苓汤证的异同。 以上两证,均有脉浮发热的表症和口渴欲饮、小便不利的证候;均为外邪与水互结造成膀胱气化不利的病机;均用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这些都是相同点。 但两证的脉因证治又各有特点:五苓散证的脉浮微热,是太阳表证未解,而猪苓汤证的脉浮发热,不是表证,而是阳明下后的余热未尽,两者的病机不同。五苓散证是素体阳虚,太阳病表邪未尽,影响膀胱气化不利,寒与水结而阴未伤的太阳蓄水证。而猪苓汤证是素体阴虚,阳明证下后阴津损伤,余热未清,累及上中下三焦病位,乃热入久与水结而阴已伤的下焦膀胱蓄水证。 两证的证候特点则区别在于:五苓散证的小便不黄,多无热象,舌质淡,苔薄白,脉多浮缓;猪苓汤证的小便黄热或见尿血,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浮数或细数。 在治疗用药上,五苓散重在温阳化气行水,故有桂枝化气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以治湿胜;猪苓汤则重在清热滋阴利水,故有阿胶滋养阴液,滑石清热利水以治热胜。 通过以上的仔细辨证,两个方子应该不会用错吧? 五苓散证和猪苓散证,都有脉浮发热的症状出现,而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两个方子,则是没有脉浮发热的。 3、肾气丸(也叫八味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崔氏肾气丸) 肾气丸证有两个条辨,一个是小便不利,另一个是小便过多,两者刚好相反。 先看第一个条辨:“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腰为肾之外府,肾脏阴阳俱虚,腰失所养,故腰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而少腹为膀胱之位,今肾气虚弱,不能温煦少腹,故拘急;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治用八味肾气丸。 再看第二个条辨:“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肾藏精,为水火之脏,主水液,又为蛰藏之本。若肾虚阳气衰弱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以摄水,水液下趋,出现“喝一斗水,排一斗尿”的现象,等于喝进去的水没能发挥作用,都被排掉了。 以上两个条辨,症状看似刚好相反,前者小便不利,排尿不畅,后者小便过多,尿频,但病机均与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相关。肾气丸既能化气利水,又能化气摄水,这也就是神奇的中医双向调节功能! 八味肾气丸方原文:“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炮。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八味肾气丸为补肾的祖方,以干地黄为主药,滋阴补肾,益髓添精;山茱萸补肝,敛精气;山药健脾益肾精;附子、桂枝补肾助阳,鼓舞肾气,与地黄相伍则阴得阳生,阳得阴化,阴阳相济,生化无穷;茯苓健脾益肾;泽泻、丹皮降相火;茯苓与泽泻亦可渗湿利尿。诸药相伍,有补有泻(三补三泻),有开有合。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水。 像很多老年人的尿频、排尿不顺畅、前列腺肿大,其实就是肾气丸证。如果嫌自制丸药麻烦的话,也可以购买北京同仁堂出的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来服用。 4、栝蒌瞿麦丸 栝蒌瞿麦丸证:“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肾主水而司气化,肾与膀胱相表里。此证病机为肾阳亏虚而不能蒸化津液,津不上承,燥热盛于上焦所致,故其人口渴,饮水不止。此外,本证还当有腹中冷、小便少,或腰以下浮肿等症。 栝蒌瞿麦丸方原文:“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栝蒌瞿麦丸能润燥生津、温阳利水。方中的栝蒌根润燥生津而止渴;山药甘淡益脾而制水;茯苓、瞿麦淡渗以利水,引水气(即水湿)从小便而出;附子温肾阳而化气,使肾阳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栝蒌瞿麦丸服后,患者的小便会通畅,肚子也会感觉热起来。 栝蒌瞿麦丸的配伍特点是:寒凉温燥,淡渗补益相互为用,寒凉滋燥而不伤阳气,温阳暖寒而不损阴津,淡渗利水助阳救阴而不伤津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寒热并投,脾肺肾三焦兼顾,蜜丸递进,实为肾气丸之变剂。 临床上,栝蒌瞿麦丸可用于治疗血淋、膏淋所致的小便不利。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肾气丸证和栝蒌瞿麦丸证的异同点。 相同点就是,两证均为肾阳不足。 不同之处在于:肾气丸证或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病根为肾气(阳)虚弱,下焦虚寒;而栝蒌瞿麦丸证则小便少,且上焦有燥热,是肾阳和肾阴都不足,确切说是“下寒上燥”。 因此,两方均有温阳化气之功,但肾气丸旨在蒸津利水、摄水,而栝蒌瞿麦丸则旨在蒸津利水、滋阴润燥。两方各有所长。 好了,了解完以上四个治疗“小便不利”的经方后,不知大家对“小便不顺畅”和“喝水”这两件事,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口渴,并不一定是因为喝的水太少了,反倒很可能跟喝的水太多有关,喝进去的水,消化不了,不仅白喝,而且会伤害身体!喝水过多,会造成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致使喝进去的水要么很快地通过小便被排了出去,结果还是口渴!要么停在胃里,导致小便不利和口渴,严重者还会造成水肿! 因此,西医说“要多喝水”的这个养生理念是错误的,西医这种完全不顾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的一刀切,实际上是非常粗暴和落后的! 还有西医的B超检查,要求体检者在检查前必须饮入大量的水,要造成很憋尿的状况,B超才能测得比较准确,这种憋尿也是很伤身体的!要不为啥你每次做完B超,当可以去排小便时,却又老半天都尿不出来了呢?这个不就是人为造成的“癃闭”吗?! 所以,大家要记住:不渴,就不要喝水! 推荐阅读: 1、桂枝汤!你听说过这个中药方子吗?它可是群方之首啊! 2、每天八杯水——你这不是在排毒,而是在制造水毒! 3、再谈糖尿病 你的口渴,也许隐藏着重大病情!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4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治癌症癌症有共性,一方治百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