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最早录于《名医别录》,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东、广西。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桂枝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以质嫩、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生用。

[桂枝:发汗解肌,发汗解表,助阳发表,温通经脉,温阳化气,散寒通阳,散寒止痛,散表寒,祛里寒,既走表又达里。用于风寒表证,风寒表实无汗证,风寒表虚有汗证,胸痹心痛,脘腹冷痛,经寒痛经,痰饮眩悸,阳虚水肿等。]

一、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甘能补阳,助阳化气,可以温助心阳、脾阳、肾阳,主要温通心阳,归心经。)

二、功效应用: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1、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表证。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1)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

2)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

3)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温通经脉,用于脘腹冷痛、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等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故可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寒凝可致血瘀,桂枝能入血分,温散血分寒邪,促进血行,缓解疼痛。配伍后可加强其他活血化瘀药的药效。)

1)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等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2)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3)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如温经汤。

4)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

3、助阳化气,用于痰饮,水肿。桂枝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水肿的常用药。

1)温扶脾阳以助运水:脾阳不运,阳虚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

2)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之蓄水证,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等利水药同用,如五苓散。

4、温补心阳,平冲降逆,用于心悸、奔豚。桂枝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1)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2)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突然感觉下腹部一股气窜到心胸,即寒水上逆)者,常重用本品以助阳化气、平冲降逆,如桂枝加桂汤。

三、用法用量:煎服,3~10g。

四、使用注意:《伤寒例》:“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外感热病(热邪,阳盛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桂枝辛温之气太强,入血分,散寒邪,故血分有热者不可用)、风热感冒、胎热胎动、阴虚盗汗者忌用。孕妇(桂枝入血分,易引起动血,可能不安全。已有出血者不可用)及月经过多(桂枝入血分,间接促血行,会加大月经量)者慎用。

☆调和营卫常选的药物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桂枝,性温,功能发表助阳、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既治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证,又治妇女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阳虚心悸、水肿、痰饮,以及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单味使用桂枝并无调和营卫而治疗表虚自汗的作用。桂枝之所以能治疗风寒表虚有汗证,主要是配伍白芍之故,桂枝走卫分,散风邪而助卫阳;白芍入营分,益营血而敛汗。这样一卫一营,一散一收,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表邪外解,汗亦自止,如再佐以生姜和大枣,其上述功能则更为显著。这即是桂枝汤“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基本功效。所以,说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或桂枝配白芍可调和营卫是正确的,而云“桂枝能调和营卫”则是不正确的。

1、麻黄性温,善开宣肺气和透发毛窍,发汗平喘力强,风寒表实无汗或兼咳喘者当用。

2、桂枝辛甘温,发汗力虽不及麻黄,但长于助阳通脉,治风寒表实无汗和风寒表虚有汗均宜。

3、紫苏辛温,发汗力不及麻黄、桂枝,又兼理气、安胎,治风寒感冒兼胸闷咳嗽或脘腹胀满者宜投。

4、荆芥辛微温,善散风发表,药力平和,既治风寒感冒,又治风热感冒,汗多者慎用。

5、羌活辛苦温,作用雄烈,功善发散风寒,胜湿止痛,善治风寒感冒或感冒夹湿兼肩背肢节酸痛者。

相同点: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汗解表,发表散寒,用于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

不同点:

1、麻黄发汗力强,只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皆可。

2、麻黄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不论兼表与否或属寒属热,只要配伍适当,均可投用;还能利水退肿,治风水水肿。桂枝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阳不振之胸痹,阳虚之心悸、水肿,痰饮眩悸及中寒之脘腹冷痛等。

3、麻黄兼治阴疽、痰核。而桂枝不俱。

木丹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