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丨ldquo双苓rdquo逐
大家都知道薏苡仁是祛湿的良药,而且薏苡仁可以煮成甜品,好吃又有营养,所以生活中常会食用,但是在中药中,祛湿作用比薏苡仁强的还有两种中药,一个是茯苓,一个是猪苓。 茯苓 茯苓是一种真菌,常常寄生在松科植物马尾松的树根上,属于多孔菌科,入药部位是菌核。完整的茯苓形态不一,呈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团块状,外皮粗糙,黑褐色。把茯苓切开,内部白色,质坚实,有时断面会抱有松根。 茯苓寄生的马尾松树 茯苓的切面 茯苓用来入药前需要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发汗。“发汗”是指将新鲜的药材放在密闭的空间里堆积发热,使内部的水分向外蒸发的过程。茯苓每年7到9月份开始采挖,采挖后堆积在不通风处,盖上稻草,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外皮出现皱纹,再阴干便可使用。 茯苓的菌核由外到里都是中药: 最外层黑褐色的为茯苓皮,功效偏于利水消肿; 皮下红色部分为赤茯苓,功效偏于利湿; 中间大部分的白色为茯苓,功效偏于健脾; 中间部分若有松根环绕的为茯神,功效偏于安神。 茯苓皮 赤茯苓 白茯苓 茯神 茯苓是利水渗湿的要药,有三种功效,一可利水渗湿,与猪苓在“五苓散”中同为臣药;二可健脾,与人参、白术、甘草组成“四君子汤”,用于脾虚诸证;三可安神,与酸枣仁、知母等配伍用于心悸失眠。 茯苓性平味甘,归心、脾、肾三经,所以凡是水湿为病,无论寒热虚实均可以使用。 猪苓 猪苓也是来源于多孔菌科,入药部位是猪苓的干燥菌核,一般寄生在桦树、枫树、柞树的腐枯根上。形状为不规则的条形,外皮黑褐色,或有瘤状突起,质地坚硬,但能浮于水面。 有资料显示,猪苓是隐生于地表之下,地上部分无苗,所以寻找困难。但经验发现,凡是猪苓生长的地方,土地肥沃、发黑,雨水渗透很快,小雨后地面仍显干燥。 猪苓饮片 刚采挖出来的猪苓 猪苓的功效比较单一,性平味甘,只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作用强于茯苓,但无补益的作用,常与茯苓、苍术、厚朴等药配伍,用于脾虚水肿,小便不利、淋浊等病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 专家白癜风白癜风哪治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3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用味中药彩图,药考必考点速记下
- 下一篇文章: 云南一农户宰猪惊现2个ldquo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