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卫生得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沐浴?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用淘米水来洗澡去污。据说淘米水不光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在当年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早期洗澡水。

后来人们发现了皂荚。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癣。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和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最晚在南朝萧齐之时,已经有人专门出售皂荚。

还有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它的种子肥大、肉厚。每到深秋,人们将果荚采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编》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此外,《鸡肋编》还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胰子(含有猪胰脏和草木灰成分的复合洗涤用品)、澡豆(以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制成的清洁用品)也会用来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

古人洗头则一般用皂角或猪苓。猪苓是富裕人家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芳香。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

本刊编辑部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