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扫把编织脱贫路
7月21日,蓝田县小寨镇上岱峪村村民舒东峰高高兴兴地载着把亲手编织的扫把送到买家手中,这也是这个地处秦岭深处的小山村的手工品第一次走出大山。老舒拿着钱笑了,这也让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逢春帮扶的信心更足了。 西安脱贫 攻坚 ?蓝田县小寨镇上岱峪村地处秦岭深处,距市区约2个小时的车程,路窄沟深,林密地贫,全村户,由四个深沟自然地分为四个村组。1组和4组地薄肥弱,人均面积不足1亩,且大多为山坡地,村民舒东峰就居住在4组。他家里有6口人,本人原在外打工,因父母有病,两个孩子需要照料,只能辞工回家,除种几亩猪苓外,就是和媳妇到二十多里外的白鹿原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人均年收入不足元。 ??猪苓是一种药材,三年一收,管理成本不高,近年来因价格波动变化较大,村民种植后收入没保障。上级确定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逢春为他家的帮扶干部。刚开始,舒东峰对帮扶工作不太在意,邓逢春去了几次家里,他都以各种借口不在家。有一天,舒东峰借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到镇上卖瓜回来,遇到正准备家访的邓逢春,邓逢春二话不说就坐上三轮车同往舒东峰家去。路上看着舒东峰一脸愁容,就问他怎么回事,舒东峰说自己借车卖瓜,车主马上要用车,可还剩来公斤瓜没卖掉。邓逢春立即说:“这瓜我买了。” ??有一次家访,舒东峰的母亲说起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肉臊子,邓逢春听后在城里买了2.5公斤肉,并带了一些烧肉的配料,在舒东峰家围起围裙下厨做起臊子。一来二回,慢慢地舒东峰和邓逢春成为了朋友。心与心的距离近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信赖。这时候的邓逢春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舒东峰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邓逢春发现村子周边山坡大量生长着一种野生小毛竹,平时村民多用它来编织扫把打扫院落,经过调研,城区保洁工作也需要这样的扫把。“能不能让舒东峰家利用空闲时间编织扫把增加收入?”邓逢春从城里买来了扫把样品,和用户商定收购价格,亲自指导舒东峰按要求编织。刚开始舒东峰很犹豫也很担心,邓逢春为了鼓励他,亲自买来铁丝和手钳等工具,告知其编织注意事项。有了邓逢春的支持,舒东峰全家六口人齐上阵,20天就编织了把扫把。 ??带着收获的喜悦,舒东峰把扫把交到用户手中,也成了上岱峪村向山外输出的第一款“产品”。到8月底舒东峰家已编织扫把多把,实现收入近3万元。邓逢春还为舒东峰高中毕业的大儿子找到了称心的技校。靠编织扫把挣了钱,孩子上学问题也解决了,舒东峰谈到这些变化激动地说:“多亏了邓哥,我家才有了希望,编扫把比出去打工强,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钱。” ??舒东峰完成了从“0”到“1”的转变是可喜的,但邓逢春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解决舒东峰家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一时得利。他给舒东峰讲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按订单生产,如何把全村的编织资源整合利用,带动全村编织产业发展。舒东峰在邓逢春帮助下靠编织扫把挣钱的事在村里面传开了,许多贫困户也加入了编织扫把的行列。 ??记者赵辉通讯员李刘刚 长 按 关 注 西按扶贫订阅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cd/1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木耳养菌期间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湿疹皮炎,名医验方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