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架山,又名文显山,蟒岭山系的一部分,位于豫陕交界处,陕西省东南部的洛南县东部。文显山上的“文显翠屏”被列为洛南八景之一。景区地跨(陕、豫)两省三县(洛南、丹凤、卢氏),面积数十平方公里。几千年来,这里养育着勤劳善良的人民,流传着无数神奇、动人、凄美的故事传说;这里高山林立,群峰起伏环绕,形态各异,展示着中华龙的腾飞雄姿;这里水流清澈,滑润甘醇,或涓涓细流,或滔滔奔涌,九曲回环、流韵迥异;这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风韵;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如书、如歌、如酒、如茶......      云架山东接箭杆岭,下临兰草川(河南),南连高耀子,远眺蜡台峰,西接干江河,北近真人沟,洛柞公路像彩带般飘过山脚。正如诗云:登临玉皇顶,一览众山小;朝观旭日升,霞光五彩呈;暮看夕阳红,江山如画景;东望箭杆岭,飘渺似梦境;南观龙骨岩,丹凤似飞腾;西眺洛南城,兑山极目中;北顾群山低,秦岭天际横;八姐弯弓处,谈笑论英雄。   

  

云架山是一座神山

  云架山之所以被称为一座神山,是因为人们公认他的神奇、神秘、神明、神威、神圣和神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与西岳华山相比,云架山不算高,他海拔只有.9米,可他的险峻陡峭、神秘神威、挺拔伟然之势,让那些心灵龌龊、胆小恐高者望而生畏、止步山前;让那些心怀坦荡、诚心诚意者陡生敬意。      云架山是一座神山,更是一座全神山.在明代山上就有较完整的建筑群,玉皇殿华美绝伦,斗拱悬空,八卦全顶,蛟龙金柱,雕花暖阁,花鸟如生,壁画云龙腾跃,图山绘水,文物珍贵,图案仿效湖北武当山之规模,宫殿盘郁,颇为壮观。其它有祖师殿、禹王宫、关岳祠、财神庙、药王庙、娘娘庙、火神庙、龙王庙、土地庙、山神庙、黑虎灵官庙等庙宇均在石城之中,排列有序,金碧辉煌。庙内常年都有僧人执事,一年四季前来朝拜的文人墨客以及求神拜佛、踏青探险、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可惜文革中大多被损毁,现在只有部分庙宇被当地群众自发修复。      古往今来,多少善男信女们,不辞劳苦、不畏难险,虔诚地拜倒在云架山的神仙脚下,他们或祭天祈雨,或祈子祈福、或求官免灾,用心与神灵对话,用心对神灵许愿,祈求各异、诚意相似,诚心而来,顺意而归。他们中有多次再来的,有如愿后还愿的,有捐物捐钱的,有携友导游的。平日游人不少,每月初一、十五,求神拜佛者更多,尤其是每年的八月初一庙会,更是云架山之“节日”,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如集如市。云架山亦成为人们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净化心灵之山,足见其神威所在。   

  云架山是一座奇山

     云架山是一座奇山,因为她的陡峭、险峻、风景秀美、奇石古洞幽水连绵而富有许多神奇色彩,世世代代善良纯朴的山乡人民给孩子们留下许多童话般美丽的传说,闻名古今。山为云之架,云乃山之衣,山因云而显仙姿,云因山而有风骨。云架山雄壮巍峨、云雾缭绕、青蓝紫白、色彩相间、婀娜多姿,恰似仙境,当地人祖祖辈辈称之为云架山。洛南县地名志页曾这样表述:文显山,别名云架山,系蟒岭支脉延伸而成。位于县城东南部之高耀镇境内。南北走向,海拔.9米。地表杂木油松覆盖。林木参天,风景优美,清顺治初,每晚岚气上腾作城朵状、楼阁状、旌旗飞扬状、若马驰骋状,日升方消,故而得名文显山。又因山势峻峭入云,阴天山顶云雾迷漫,故取名云架山。他奇特、奇异、险峻,景区内大小景点不计其数。      云架山的南崖有一古洞,冬季温暖如春,夏季寒气逼人,洞内有一小股清泉,无论旱涝,四季不断,清洌甘醇,犹为神奇.游人以为神水,来之必品尝并带回家中送于亲友。      南岩主峰,绝壁千仞,犹如斜塔,倾入云霄,壁上凿孔以修栈道,峻险异常,人行其上,不敢俯视。游人临路兴叹,望而止步者甚多。岩上神庙众多,香火旺盛,更显其神秘神奇和神威。      云架山以石灰岩为主,溶洞很多,特别是山西的牛角湾,天井奇多,口径不一,投石其中,声如击瓮,清脆悦耳,深不见底。西山一山腰,有一古洞,深10余里,洞中钟乳石,形成各种景观,千姿百态,洁白如玉,状似花草鸟兽,特奇异常,头上水滴阵阵,脚下水冷剌骨,燃炬而入,酷暑犹寒。      此外还有山神石、出水洞、拴马桩、箭洞、箭杆岭、大佛山、龙卧岭、八姐劈刀石、高耀子观星台、蜡台峰、灯盏窝、鸡头关等自然景观和优美传说。      云架山也称地肺山,林荫遍布,遮天蔽日,空气清新,四季分明,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恰如:春回黄花山烂漫,夏至林海郁葱茏,秋来满山红叶染,冬到冰雕玉砌城。   

  云架山是一座文山

     文显山,千峰万壑,林木葱郁,云雾缭绕,藤萝下垂,宛若金色的屏风,环拥着整个大山,因其为县东屏障,故有“文显翠屏”之名。清邑令四川金堂陈尔茀曾赋《题文显翠屏歌》一首:“文显传,翠屏璨,白云齐,青玉案。巍峨一列障鸡头,古松老柏交枝干。旭日朝霞相映鲜,晨星夜月染河汉;悬岩时有麋鹿游,藤萝千条垂断案,颠米落笔画难成,好鸟一声山水清”。全诗把文显山描绘得维妙维肖,仿佛天然画幅,翠屏悬空,呈现着钟灵毓秀之气。      据考,云架山庙宇始建于明朝初期(公元),扩建于清乾隆44年(),重建于嘉庆16年(公元),再葺于道光23年(公元),至民国18年(公元),复双重加修繕,使之更为完整无缺,除庙宇外,僧舍、客房均告落成。文革时期被部分损毁后,现存的文物古迹、碑文、诗作极具考古、史料价值。      文显翠屏距今已有六百余载,这里曾是历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另据洛南《县志》记载:秦朝四皓先生因避秦乱结茅,皆隐于云架山上,后移居于县城西南之四皓山,再徙于商山,采芝而食,史称“商山四皓”;另有明末著名地质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弘祖(霞客)(公元年3月)曾在蟒岭群山之中留下足迹。      云架山下的人民,素有尊师重教的美德,年8月,就有高耀人吕绍雄创办了首个私立文显中学,而今天这里集资办学的干部、职工、教师、群众不计其数,这里人才辈出,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考上各类大中专学校,人才遍及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领域。      由此可见,文显山文显陕南,名不虚传。

     云架山是一座武山   

  云架山源自蟒岭,山脉介于豫陕边界。山上有石砌古山寨一座,面积约10余亩,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东、北、西各辟有门,筑有碉楼,城墙周围有口径2尺大的炮眼10个,还有生铁铸的“大将军”、“二将军”、“九节犁”炮等,以备防守。城墙高约丈余,依山而建,造型威武,迄今遗迹犹存。石城内遍布栓马石孔,可见这座古城堡就是古代屯兵驻军之地。而山脚下昔日的千年古道,现在的省道洛柞公路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云架山东箭杆岭上的铁锁关更是雄关险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师东征,行至潼关,李世民采纳了张士贵的建议,率兵从陕西南部越过箭杆岭上的铁锁关进入了卢氏,从敌人背后夹击,不料马失前蹄,陷身于淤泥河中。正在这危急关头,张士贵跃马而至,他左右挥杀,神勇无比,只几个回合,便杀得盖苏文丢盔撂甲,落荒而逃,为保护唐王立了大功。后来,唐王陷马的地方,就被叫成"淤泥河",也叫马连(陷)滩,唐王马陷淤泥河的故事也代代流传下来。      另有闻名天下的杨八姐曾在此抹兵厉马,留下了箭洞、避刀石、拴马庄、箭杆岭等千古遗迹和美丽动人的历史故事。      还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天平天国的捻军(公元年10月)都曾在此挥戈鏖战过。      更有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万里长征挥师北上,于年12月8日,击溃民团,智取豫陕交界的铁锁关(又名箭杆岭),进入洛南,后又在三要镇九泉山歼陕军第42师一个营,第二天又从三要镇翻越蟒岭,进至丹凤县庾岭镇庾家河宿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云架山是一座宝山

     云架山是一座宝山,是因为它是一座天然宝库。数千种植物生生不息扮绿、扮倩了群山遍野,上世纪七十年代飞机飞播的油松更是生长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犹如天然氧吧;山上的野生山楂、连翘、桔梗、党参、天麻、芍药、丹参、柴胡、细辛、金银花、猪苓等几百种药材成为当地群众的天然药库;山上野生的“八月炸”、“洋大连”、五味子、樱桃、李子、山桃、葡萄、弥猴桃、核桃、韭菜、山葱、山野菜等野果山珍成为游客想往的珍稀美食;山下的泉水,清彻爽口、含有多种矿物质,常饮可解渴提神,延年益寿;茂密的森林中,雄鹰、大雁、画眉、喜鹊、野鸡、麻雀;孤狸、草鹿、松鼠、野兔、山猪、狼、蛇、等无数的大小动物栖身其中,形成天然的鸟语林和立体动物园。

     云架山是一座希望之山

     千百年来,云架山在勤劳、勤奋、善良、智慧的洛南人民手中变化着、美丽着、沧桑着、奉献着,现在洛南县已经纳入“关中-天水”国家级经济圈,并把云架山旅游综合开发纳入规划,进行招商引资。承接历史文化的底蕴,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理念,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运作模式,携神来之笔,重新策划、规划和续建神奇的云架山.随着西安至洛南的高速公路和洛柞二级公路和卢洛高速的建成通车,云架山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发、旅游热潮,美丽神奇的云架山将会以更美的身姿和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文/王春鸿   摄影/书怀)

王春鸿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linga.com/zlyy/2472.html